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处 > 【转发】常态课堂教学七个“有”

【转发】常态课堂教学七个“有”

2018年04月13日 19:57:55 访问量:1125
                                                常态课堂教学七个“有”
    1.心中始终有学生。从备课开始,仅仅是教师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心中时时想到即将面对的学生。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可以达到的难度、高度、深度,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和依据。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理解状况、进展过程,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否则,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达不到最优化。课后对学生练习的布置和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否则,达不到训练效果,浪费学生的时间,甚至会诱发学生间相互抄袭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情况发生。有些教师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和提出要求,应该说是比较好的方法,教学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决不是一句空话。
       2.脑中经常有课标。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小学教材和课程的要求,一直都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新课改以来,教材的变化就更大。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时,必须脑中经常有课标,否则容易造成内容选择、讲授安排等失误,致使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浪费或低效。已有多年教学经历的教师,更应注意这一点,不能在自己喜欢、有特长和爱好,但已不属于新课标要求的内容上过多地化时间去讲解、去训练、去挖掘,以免浪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
       3.眼中关注有变化。现在许多学校强调集体备课,这无疑对学校的整体课堂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学生是一群生动活泼的孩子,现成的集体备课案,在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阶段去实施,教师都必须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疑难、困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能死守现成的个人教案或集体备课教案,机械地、呆板地进行教学。
       4.手中学教有方法。教无定法,教应有法,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更应讲究学习方法。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大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展示方法、传授途径、时间效率,教师要乐于接受新知识,乐于掌握使用新技术,乐于在教与学的方法和途径上创新。为帮助学生愉快、高效地学习,在突破知识的难点、重点时,教师应探索针对学生实际的特别方法。对待不同学生的指导,有时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不要责怪学生理解不了,关键是您的方法是否对这样的学生有特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才能帮助绝大多数学生愉快、高效地学习。
       5.课内确保有练评。有些课堂教学,看起来非常圆满,教师认为自己讲解得很清楚,学生理应掌握,但一阶段时间以后的评估结果、实际效果却不一定能令人满意,所授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及时训练、评估,是出现此类情况的关键原因。有些内容学生当堂课上好象掌握了,时间不久又会迅速遗忘,必须经常巩固和练评。为确保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和方法,能让学生牢牢地正确掌握,课堂教学中必须及时训练、评估、反馈和巩固,根据评估的情况反馈,有时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安排,确保每一个知识点和方法的教学落到实处,不能指望在后面的补习时再去炒冷饭。
       6.学练过程有归纳。许多学生每章每节的内容好象掌握的不错,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较多的遗忘,这本来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在心理学研究上早有依据。看起来已掌握的内容,由于没有及时地归纳和整理,很快就有了陌生感或仅仅是似曾相识,在考试时根本不能灵活运用。实际上许多学生的学习,只会跟着老师走,自己不注意及时地整理和归纳,就像农民收获农产品,收获后没有及时地分类存入仓库,而是让收获的农产品在野外裸放,日晒雨淋,这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损坏和丢失。因此说,教师的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地进行知识和方法的总结和归纳,这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归纳和总结,让已学的知识和方法,及时地、有条理地存入学生自己知识体系的仓库,使之能牢固掌握、举一反三。
       7.讲授之后有反思。教师在每节课堂教学以后,一定要养成课堂教学后及时反思的好习惯。事实证明,经常在课堂教学以后反思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能够很快地提高。曾有学者说过,只教书不反思,很难有独特的见解,多年教学后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养成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的习惯,一段时间后,这样的老师,就会在某些知识领域和方法上有独特地见解,就有可能成为教有所长的学者和专家。学生如果能在教师指导下,经常养成一种学习、思考、反思、归纳和总结的好习惯,学习的效益就能事半功倍。因此说,教学相长,关键是在师生教与学以后,学会经常地反思。反思让人避免重复失误,反思使人进步,反思让人提高,经常反思必有收获。
 
编辑:蒋仕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