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文 > 魏春燕博文集

魏春燕博文集

2018年10月11日 09:14:46 访问量:692

用爱与责任守望精神家园

    爱,是一种神圣的情感,是一种不要求回报的宽容、理解、接受。而教师的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信任,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责任是鲜花,沁人肺腑、芳香居家;责任是朝霞,催人奋进、给人希望;责任是法码,量人品质、论人身价。 

踏上教师这个职位虽然才一周多,但从选择做教师的那天起,我就清楚地明白,教师这一职业注定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财富,有的只是平凡与那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毕业后,很多同学都选择另谋职业,但我却深信着这平凡中一定还掺杂着一份不为人知,神圣的辉煌。而要铸造这份辉煌,心中需积淀那份无私的爱,因为“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心中需承担一份责任,因为“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 

一、 三尺讲台、无悔的选择 

半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个学生,半年后的今天,我却以一名教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将我所学传授给我的学生。我不曾忘记当我第一次踏进教室,我第一次看到那一群孩子,我仔细打量着每个面孔,那么童真,我知道他们也同样好奇地看着我,只是比起他们我更紧张。当我勇敢地踏上讲台写下我的名字,听到孩子们响亮地叫道“魏老师”时,多么神圣的称呼啊,这一句老师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教学的过程比我想象地要艰难,24岁,我想我也是个孩子,而此时,我却要给41个天使讲授正确的人生观,给他们营造一个愉快的上课环境,教他们知识、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每当我的学生出现些小问题,每当我身体不适,每当我开始有恐惧迷茫的时候,走在校园里,一个立正敬礼,一句老师您好,都像是一种无形地激励,是啊,小小的三尺讲台,既然选择了,就注定要甘于平凡,既然选择了,就注定要终身无悔。 

二、用爱浇出最美的花朵 

心理学家分析,人在做任何事情时无非有三个原因作为动力。一、爱。二、需求与利益。三、责任。爱是万事之源,爱是最简单也最永恒的动力。而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来源于内心,来源于责任。当然这里的爱也分为很多方面: 

1. 爱岗敬业。任何工作都需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工作更是如此。教师的工作承担着教书育人这一非常伟大的责任,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规范自己的每句话、每次言行,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认真备课、谨言慎行是教师最起码的原则。虽然这份工作没有常人眼中那么光辉,也承担了更多期待,因此教师必须不断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2. 爱自己的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每当他们用那种无邪的眼神看着我时,我就不自主的把他们看成我自己的孩子。我一直坚信,教师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中介,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科学知识外,更需要给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一位家长和我说,若干年后,可能老师讲过的数学知识已经不记得多少了,但是那些人生道理却历历在目。 

其实爱是相互的,爱是可以感受到的。坦诚的讲,工作之前我并不是十分喜欢孩子,有时候看到身边的老师对孩子如同自己孩子般喜爱我还不是很理解。但同时我又渴望得到孩子们的喜爱。老教师告诉我,爱永远都是相互的。当我尝试着像个妈妈一样去爱护他们时,当我弯下腰笑着擦去他嘴角的米粒,当我蹲下去给玩耍的孩子系上鞋带,当我批评完孩子时给个轻轻的拥抱,当我更用心地给个别孩子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当我的语言更加风趣,当我越来越爱他们时,我真的发现,他们也同样爱上了我。当我告诉他们这节课上语文时,得到的回应是“耶”而不是“唉”;当过节时,我也会收到孩子们自己制作的也别礼物,这一切都那么美好,这一切都源于爱。 

3. 平等地去爱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小个体,老师也有人之常情,难免会对某些孩子更喜欢些。但是每个孩子都应当得到平等的爱,并且他们需要平等的爱。对待孩子不能按照成绩去简单区分,要做到“细心、耐心加爱心”,看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多一些鼓励与表扬;看到学生犯得一点小错误,多一些宽容与帮助。多一些锻炼与信任,少一些包办与放任 三、用责任感悟每个孩子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给了教师这个行业高度的评价,但是也有人说:“教师是良心上的工作”,这句话又似警钟在提醒我们,人们赋予这个行业太多特殊的性质,教书育人、受人尊重,同时也肩负了太多责任。教师的责任感来源于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爱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一个好老师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责任感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我记得有时候看到别的老师工作很忙下班后仍然坚持批作业,原来还不是很理解,我想作业实在批不过来就不批了吧,反正也不耽误什么。后来才明白,我们要求孩子每天写作业,老师批作业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批作业的认真程度不仅影响着孩子本次作业的效果,也很大层面反映着教师工作的责任心。

 

 

 

 

 

 

 

 

 

 

 

 

 

 

 

 

 

 

 

 

 

 

 

 

 

 

 

 

 

 

 

 

 

 

 

一节值得我学习的课

 

作为新上岗的语文教师,上周有幸听了我们学校几十年的王玉宝老师的课,并且还是一节作文指导课,我觉得,语文课本身就不好上,更别说作文课了,要想上好,更是难上加难。可王老师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他的作文课,岂止是精彩,简直是几近完美的。

这节作文课的题目是《信念,生命的旗帜》。首先,王老师的引入虽然是平淡的,但却深入人心,他从班里的学生出发,由于班里身体不好的同学比较多,学习困难的同学也比较多,面对这样一个情况,他们必须坚定信念,才能树立起生命的旗帜。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这堂课的距离,让学生知道,这堂课与他们是有关系的,让他们无法置身事外。

紧接着,王老师又给大家解释了文章二字,文,事物错综复杂所造成的文理或形象,指出“文”就是修饰,引出这次作文所要使用的写作方法:(1)注意刻画细节;(2)善用修辞。王老师又读了自己多年前写的一篇文章,讲了他和自己女儿在冬天的早晨跑步的故事,文中的语言充满了浓浓地父爱,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与孩子对话,拉近了教师和孩子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个时候,他又趁热打铁,让学生们说一个自己积累的有关信念的故事,同学们热情高涨,个个对自己积累的故事倒背如流,让大家从名人的身上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课堂进行到这里,我以为同学们又要跳进一个生搬硬套的死圈子,套用一个名人故事,然后随便发表一点自己的感想,一篇作文就完成了。可王老师早就料到了这点,他有妙招让同学们跳出这个圈子,他又拿出了一篇作文,是本班一位同学的姐姐的考场作文:《我是幸运的》,并让妹妹来读姐姐的作文,还没读几句,妹妹就哽咽地读不下去了,因为这篇作文写得是姐姐与爸爸的故事。不幸的是,爸爸却不在了。姐姐在文中讲了爸爸不幸遭遇车祸离她而去,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却觉得她是幸运的,因为她已经了得到了父亲的爱,并会带着这份爱坚强的活下去。

这里,将这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当王老师读完作文后,全班同学早已热泪盈眶,所有听课的老师眼里也是满眶泪水。王老师用这种真情打动了学生,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了,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让我们坚定信念,树立起生命的旗帜。同学们有了这样的感悟,后面的教学环节也就显得理所当然。王老师让同学们先自己想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树立起了自己的信念,并说给大家听,课后运用本节课学过的写作方法写下来。这已经是本节课的尾声了,但同学们并没有因为快要下课而显得分心,而是深深地投入到这节课里。王老师这时候画龙点睛,高度总结了这节课:信念——生命的旗帜,让同学们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念。

这样一个环环相扣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并且还挖掘了学生的内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这堂作文课不仅仅是作文课,而是一堂有关生命的课,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并且在整节课中,王老师自己也是充满激情,饱含深情,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关系而与学生拉开距离。他一直在积极地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平等对话。课后,我也听老师们说了一些王老师多少年的敬业精神,他三十年如一日,每一节课都兢兢业业,每一天都勤勤恳恳。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敬佩,值得我学习。我想,王老师的信念应该就是教好学生,做好教师!

 

 

 

 

 

 

 

 

 

 

 

 

 

 

 

 

 

 

 

 

 

 

 

 

 

《一去二三里》课后反思

 

这篇古诗诵读是一年级的学生在结束汉语拼音的学习后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诵读这个课型,虽然有很多孩子曾经读过古诗,有的是甚至可以背出几十,甚至上百首古诗,可是那种读背和古诗诵读课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在第一次古诗诵读课上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诗题,诗人,了解一首诗有几行,有几句,通过诵读古诗认字。同时借助图片了解古诗的大意,并且通过熟读达到成诵的目的,可以说这次是学生与古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如何让学生做好这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以后学习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呢?我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首先,谈谈本课的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一种笔画—。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为了达成这目标,我把这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重点是放在识字和初步感知课文,同时让学生了解田字格,学写“—”字。 

第二课时重点是感悟理解古诗,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并通过熟读达到成诵的目的。接着完成“二”和“三”的写字教学。 

接下来,重点是谈谈我在本课时的教学设想: 

我的整个教学环节是从复习导入开始,通过复习6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yi  si),为学习后面的生字打下伏笔。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揭示课题《一去二三里》,随题理解“里”。导入古诗后,教师通过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因为很多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对生字有个模糊的印象。因此,我选择放慢语速范读。之后再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找到生字,圈出生字读音读,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然后再通过带拼音,去掉拼音读等各种形式的检查,达到巩固汉语拼音和识记汉字的效果。生字学完之后,基本扫清了阅读障碍,再进行朗读培养。这时的要求也不要太高,只求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对于古诗的理解感悟主要是放在下一课时。考虑到一年级孩子注意力时间不长,中间安排一个课间活动环节,表演唱《数鸭子》,适当进行个调节后,再进入写字环节。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汉字书写,所以写字环节我是这么处理的:先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和四小格,懂得他的方位后,再指导书写“—”字。最后,根本课特点,认识数,布置了两道作业:一是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二是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生活化语文的概念,初步培养他们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的能力。 

    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在课堂中也出现了不少失误:一是准备不够充分,没有估计到多媒体的效果,导致课堂上教学开展不够顺利;二是自己也出现了几处失误,生字拼音输写错误,教学环节没有落实,如出示课题后,应马上引导学生理解“里”字,理解课题;活动巩固没有开展;最后的拓展延伸没有布置。同时,还有很多教学的疏漏之处,组织的不到之处,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虽只有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倾听”就是“细心听取”的意思,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课堂上有了倾听,师与生之间才有互动,生与生之间才有互动。如果课堂上没有倾听,也就没有了互动,没有了互动,那还像什么课堂。健康人都有听力,但能听不一定会听,在课堂上常常有同学听而不专,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或同学所讲内容置若罔闻;听而不记,不用笔记也不用心记,任你磨破嘴皮他仍不知所云;听而不思,不能边听边想,更不能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听后的感受;更有甚者,是根本就不听,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东张西望,招惹别人,找人说话、喧哗,故意闹出声音以吸引别人注意,总之,尽关心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这样的课堂,不管教者准备得是如何充分,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孩子,他们更不会倾听。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     

    一、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倾听兴趣。

      新课程要求下,单一的课堂模式已无立锥之地,有活力的课堂才有魅力,教者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转换课堂模式,生动数学课堂,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   

     首先,在课堂中,可把猜谜语、听故事、做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请进课堂,这些集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于一体的活动,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会倾听。其次,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孩子是生龙活虎的个体,久而久之,他们会对一味的讲解产生厌倦,再优美的语言也会变得苍白。巧用各种辅助手段,如CAI、实物投影等都有利于创设真切的情景,形象直观,不仅能很好地突出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而且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视听,使“说”更具感染力,使“听”更具吸引力。   

      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倾听训练。   

在听的过程中,如何记住稍纵即逝的信息,以及抓住最主要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倾听的训练。1、进行听算训练。每次课前用3分钟时间进行听算练习,不仅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还进行了口算练习,这样就一举两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小组之间进行传话比赛,听故事、听课文、听语文题等进行复述的比赛。这对学生听力的训练也起着非常直接的作用,这种办法延长了听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信息、整合信息、积累信息,并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提出倾听要求,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培养倾听习惯。   

    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前没有要求,事后也就无从落实。更何况是小学,他们的自觉性、自控能力、注意力的持久性都还有待完善,所以在听前对学生提出倾听要求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对学生提出了如下倾听要求:   

1、同学回答问题时,认真仔细地听,不得在下面七嘴八舌的议论,更不能出现嘲笑、讥讽、辱骂同学的现象。

2、同学回答完后,可以站起来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对同学的回答和点评认为合理或很好,可以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听同学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求能复述同学的回答,并能判断同学的回答是否准确,你认为该怎么回答或该怎么补充等等。而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表扬听得认真的孩子,对同学的点评老师也要作出相应的评价,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互尊、互重、平等、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的一个学习场所。   

“学习着就是快乐着,”我们坚信:只要孩子在这倾听的过程中有了收获,享受到了快乐,他就会心甘情愿的主动去参与,积极的投入其中。同时,大家都知道,“听”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因此,执教者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听后评述、视听结合。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健全的人格,听出灿烂的未来,听出精彩的人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平平凡凡,匆匆忙忙,这是我对人民教师的理解。当初为了有一份工作,选择了这个职业,总觉得这个职业是很麻烦的,也是无聊的,日子肯定很难挨。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走上了这个岗位,分到了列校,带一年级二班的语文。朋友家人都说一年级孩子不好带,还特别累。我自己虽然喜欢小孩子,但别人这样一说,我顿时感觉压力很大。带着这样的压力,我上了我的第一节课,与我想象的不一样。孩子活在他们的世界,我活在我的世界,但我却想把他们拉入我的世界,致使这堂课,变成一次拉锯战,我输了,我没有将他们拉入我的世界,因为他们的年龄,他们的思维,是跟不上我的思维的,简单的声母、韵母他们是理解不了的,必须把这些枯燥的拼音,变成形象可感的东西,还得把他们哄高兴了,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不得不融入他们的世界。有人说过,孩子是天使。他们也是能带给你惊喜与希望的种子,难过的时候,到教室看到他们蹦蹦跳跳、手舞足滔,心情就能豁然开朗;哪怕是你批评了他,当时你看他可能很不开心,会掉眼泪,可没过一会,他又会跑到你身边,开心的向你诉说他的世界里的开心里的事情,告诉你他今天买了新衣服,穿了新鞋子,爸爸对他说了什么,妈妈对他说了什么,他和那个同学发生了什么事,好像我之前批评他的事,根本不存在一样。我想,这是我们大人很难做到的,我们总是会被一件小小的不开心的事情困惑很久,难以释怀。

慢慢的,我觉得日子也没有那么难挨,每天有那么多事情要操心,从吃早餐开始,我就属于我们班的孩子了,而不是属于我自己,不仅要给他们上好课,还要陪着他们吃饭,陪着他们打扫卫生,陪着他们过马路,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位朋友曾对我说,你只管做好自己,其他的都交给上天来安排。对,做老师,就是上天的安排。我只管做好自己,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好好给孩子上课,好好生活,心向阳光,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虽然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成绩,和一班差了一大截,和我的付出并不成正比,但我不会停下来,我会坚持我的选择,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因为我始终相信:不忘初衷,方得始终。生命太短,没有时间留给遗憾,如果不是终点,请一直微笑向前!

 

谢子长在清涧起义中的一件事

      民国16年8月二十几的一天晚上。清涧城家家户户的灯光,就山势的高低上下照耀着。满街商号都开着门,灯光拨得很亮,是一个安适温暖的夜晚。

这时,城里住着谢子长和唐澍领导的军队。这支军队和老百姓的关系搞得很好,所以天虽很晚了,商店都还在营业。

我担任着从南门到十字口的一段巡查任务,那时,我得不停地往返走动着。

子长当晚任总巡查。他很精神,走起路来很有劲,也很快。他做事很仔细、很耐心,有毅力,又果决。他大街小巷都去,怕有人骚害老百姓。他每次巡视过来,都郑重地给我说:“唯然!要小心些,要勤快些,操心坏人乘空搞一下!”他听我答应一声:“是,放心!”又急急忙忙地走了。

他走后,当我转到晋义恒门前时,见掌柜伙计们都有些神色不同了,他们现出怕意。我心里有些吃惊,就问他们有什么事,快给我说。他们害怕,慢腾腾的要说又不说的样子说:“也没有什么,不要紧!”我一听,知道一定有什么事情了。心里委实着急,我紧逼住追问,他们才半吞半吐的说:“你刚才走后就来了一个不打裹腿的带短枪的弟兄,不是陕北人口音,个子不太高,脸色苍黄,一进门就动手拿了洋袜子4双,拉开抽斗又拿了40块现洋……噢!史排长,不要紧。”

这时我气极了,已八九分猜到这人是谁。正在询问的时候,子长又巡视过来了。同他一起的还有白雪山。我立刻报告说:“这个字号被人抢了,据我跟他们谈过的看来,大概是营长的卫兵黄福财。”子长一听非常愤恨的说:“坏蛋,岂有此理!”他又详细地问了一番当时的情形,然后大声说:“这样的做法,几时不改,几时都要害人,我们是为人民做事的,营长的卫兵又怎样,就该抢人吗?”说完,他大踏步走了!

我跟着也回到营部,见子长和营长在一起仍很气愤。他严正地说:“我们作革命事,是正经事,是替人民谋利益解除剥削压迫的大事,并不是为当土匪来抢人、做坏事!如这样抢人做坏事,怎能叫老百姓信服咱们?开始就这样,往后怎办?而且我们是共产党员,应该是共产党的队伍,这样抢人叼人,还能对得住党吗?”这一席话说得营长心服,营长说:“好!要严办,把黄福财的枪给我下了!”黄福财知道事情不好,恳求说:“营长,绕了我,再不敢了!”营长大喊一声:“给我拉出去!”别人正待动手,黄福财一直冲下楼,往大门外跑了。子长大声喊:“给我追去!”追去的人在东门把黄福财抓去了。

天快亮了,队伍集中在院里,先由营长下命令,接着是子K讲话。他说:“大家听着,清涧是我们的革命纪念地,我们从

今天起,便成了脱离封建军阀束缚的一支革命军,我们不是孤军,凡是革命者都是我们自己人。我们时时刻刻不要忘记老百姓,我们也是老百姓出身。咱们的大和妈,哪个不是老百姓呢?所以我们无论走到哪处都要爱护他们,要给他们办好事。谁要是乱抢胡搞害百姓,谁就是害咱们大和妈!谁就要如黄福财一样受到严重的处罚,大家记下子没有?”

大家大声回答:“记下了!”说完,这一支起义的队伍,就按照自己的计划,向南开了。

 

                                                     来源:《谢子长纪念文集》

                                                      魏春燕搜集

 

 

 

 

 

 

 

 

 

 

 

 

 

 

 

 

 

 

 

 

 

 

《自选商场》教学反思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教材的巨大变化。我们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突出表现在教学中提倡多认少写的识字方法,要求会写的字很少,也很简单,但是识字任务却很重,主要是识字量大。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让智力开足马力,让才能闪出光辉,自觉主动地学习。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食品、鞋子、饮料和各种各样的商品包装盒、包装纸,在课堂上进行了展示。从生活中的自选商场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识字的主动性,积极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识字,我再对读音,字形加以指导、纠正。使得整堂课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学生能够主动去识字,并且快乐的识字。

尽管这堂课孩子上的很快乐,可是却没有达到我设想的效果。

一、整个课堂因为太活,所以显得有些乱,我未能很好的掌控每个学生,不能收放自如。例如在让学生组词时,有的字就组的词太多,浪费了时间,还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孩子们都在那里“各抒己见,争执不下”。

二、对预期的教学任务没有很好的落实。一开始就进行了识字,没有和课文结合起来,只是单一的进行识字,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未能进行训练,以及自选商场的概念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三、对于学具的运用不够灵活,未能很好的发挥学具的作用。我在上课前帮学生打印了生字卡片,可是,生字卡片的作用却没有发挥出来,使得它显得很多余。

四、对于教学的细节把把握的还是不够,在环节过度上也处理的不是很好。时间掌握的不好,每一个环节的细节未能抓住,在识字环节浪费的时间太多,使得后面的教学环节没时间去推进。对于学生,细节把握的不是很好,思维活跃的孩子可能学到了很多东西,可是对于一些贪玩的孩子来说,效果就不是很好了,他们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我也没有细心地去将他们拉回课堂,对他们关注的不够。

通过这堂课,我知道我欠缺的东西还很多,要上好一堂课不是那么简单的。

对于整个课堂的所有突发情况对应该有所把握,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影响着整个教学任务的推进,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很珍贵的,要充分利用起来。

 

 

 

 

 

 

 

 

 

 

 

 

 

 

 

 

 

 

 

 

 

 

 

 

别用你的坏情绪影响学生

 

生活中,总是充满喜怒哀乐,没有人可以做到,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总有那么一些不好的事情使的情绪很坏。在你难过的时候,你可以保持沉默,亦或是大喊大叫,来表示你的不开心。但老师却不可以,如果你保持沉默,你就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如果你大喊大叫,长此以往,你的学生也会变得很暴躁。

这周星期天,由于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感觉很难过。到了星期一,这种坏情绪依旧没有过去,早晨去上课,在早餐时间,我就检查了一下学生们的家庭作业,结果,使我很失望,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写家庭作业,即使写了的,也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写,简直是乱七八糟,桌子也推得歪歪扭扭的,教室一片狼藉,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地批评了他们。这使我的情绪更加糟糕,这种糟糕的情绪一直持续到上课,我在课堂上暴跳如雷,他们在下面无精打采。顿时,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小丑,还不是一个成功的小丑,成功的小丑,更会引起观众的注意,我呢?我的学生直接无视我,感觉他们对我,对这堂课就没有一点兴趣。这让我很崩溃,硬撑着这口气,上完了课。回去之后,想了半天怎么也想不明白,并且是越想越生气。这时,朋友打来了电话,正好撞在了我的抢口上,就对着朋友一通乱骂,他那边还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呢,我已经一股脑骂完了。等我骂完,那边却传来了笑声,他说:“你的小朋友惹你了吧?我怎么就成中枪的了?”我就把我早晨上课的表现,还有孩子们的表现,又重现了一遍,他说:“你怎么可以用你的坏情绪去影响学生呢,我上学那会,最讨厌的就是,老师心情不好时,那我们当出气筒,如果你暂时忘了那些不开心的事,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说不定你反倒会被学生感染,把你的抑郁,一扫而光呢,为什么要用最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呢,并且问题根本就没有解决啊,你却更生气了。你......”他还没说完,我就挂了电话,我觉得我还是个叛逆的孩子,我讨厌这样的说教,心里默默又把他骂了几百遍。

又要上课了,我进到教室,孩子们还是那样的状态,我感到很无奈,算了,哄哄她们吧,正好要上《我想去看看》,我开始和孩子们用正常的语气去交流,我先问他们都有没有出去玩过,显然这是个让他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说起来,等他们交流完,我又说这节课我要带他们去北京城逛一逛,他们都很高兴,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好像也把我早晨批评他们的事情抛之脑后了,完全进入到了课堂,一节课愉快的结束了,我的情绪也好了很多。

之后,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用心去对待的,如果你用积极地情绪去影响他们,他们会回报给你更多。所以,比用你的坏情绪去影响学生,更不要把你的坏情绪带进课堂。

 

 

 

 

 

 

 

 

 

 

 

 

 

 

 

 

 

 

 

 

 

 

 

一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下面我就识字教学进行反思,并愿得到老师们的帮助。
     一、培养学生“我爱识字”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比如《识字1》一课,我先向学生介绍了阿拉泊数字1——10,说了它们的来历,再告诉学生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己表示数字的符号——“一到十”的汉字。这样一引导,使他们对相应的词语产生兴趣.学生情趣盎然,认真地读,记词语.在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时,我告诉学生数字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本领大着哩.相机的出示数字诗,再让学生一边观察图一边说说数字在这里的“本领”,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也就水道渠成了.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牢牢记住了汉字。

 二、倡导学生“我识字最棒”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都会认了,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学生一定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 我进行了尝试:

 1.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三个月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2.聘任“小老师”,实现多元评价。
    一个班级共有37个学生,可见我的语文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重的.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难的.于是我采用聘任“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鼓励学生“我是识字小能手”
    比如可让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里的人物的名字认下;把自己家的生活用品认下;把爱吃的蔬菜,水果等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小区认下等等,在课堂上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读《目送》有感

 

         喜欢龙应台,喜欢她简单的文字,喜欢她平实随意的文字流露出来的真挚、细腻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窝,暖暖的,“对,就是这样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达却没有抒发出来的感情。从《野火集》的桀骜犀利,到《孩子你慢慢来》的慈爱温柔,到《亲爱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发丰润豁达,对生命、对亲情、对幸福的深情领悟。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年龄如你我,当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压抑许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从读大学到现在工作,离家已有十载,离家远了,自己长大了,反倒觉得和父母之间的线越牵越紧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刚到家的几天,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在父母的视力范围内,那目光必是紧紧追随的,笑着看我吃饭,边说“慢点吃,还有呢”;笑着听我聊校园的趣事,偶尔插一句“是吗?”,常常会被看得不自在,心想“这是肿麽了,不就是半年没回来吗?”;每次开学的前一周,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紧紧追随”,心想“至于吗?半年后不就回来了吗?”那时的我,就像一只小小鸟,只想越飞越高,挣脱那温暖的怀抱!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因为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数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妈妈总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几天?”,满眼关切、恳求。因为要赶车,每次离家总是清早,爸妈一早起床,把我送到车站,之前很少回头望过。直到今年考上工作,父母又一次送我,车子已经开动,只觉得心里沉沉的,回头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里“目送”,看着他们微驼的身影,泪水再也控制不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总有一天,他,她会离开,正如书中写的“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儿女的我们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常回家看看。

将来,我们也会为人父母,看着曾经的“小毛桃”一天天长大,也会“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也会经历父母曾经经历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你说你的眼里只有我,我说我的眼里还有那“广阔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为了不留遗憾,这父女母子间的情缘啊,且行且珍惜!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开始,我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写字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写字,注重提高学的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本节课的背诵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师德师风个人剖析材料

 

      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保证,是教师的 立身之本。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孩子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一、     存在的不足 

  1、加强学习,依法执教方面  学习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2、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方面  有的时候,感觉责任心不够强,这主要表现在自己心情不是太好的时候,自己的行为有点受情绪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带一点到工作和课堂中去。 

  3、热爱学生,和谐发展方面  有的时候,教育学生的手段欠佳,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课后对差生的辅导不到位。 

  4、注重小节,修炼人格方面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这一点上我比较注意,如班级有一张纸,我都会主动捡起,做给学生看,而不是教学生来捡。

  5、 尊重家长,服务家长方面     有时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没有注意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直言不讳,可能会伤害到家长,让家长不敢和老师主动沟通。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有:对此类问题认识不够,轻视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理想信念、不注意产生问题后的影响,有麻痹思想在里面。 

三、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习,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夯实自身基础。 

2、在教研组活动中,与组内每一个教师都有畅谈教育心得,获得新知;寻找到了新的教学方向。 

3、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诲人不倦,克服不良情绪,杜绝不良行为。注重心灵的沟通。

4、我要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孩子。 

5、及时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配合,不指责、责备家长,并且在语言交流中,语气平和、委婉、真诚、用诚意使家长信任我。 

6、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进行有偿补课和收取额外的报酬。与家长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   

 总之,在师德师风的自查自纠的活动中,我要负起应负的责任,遵循教师规章制度,多奉献一点爱心,我坚信只要承担了我所能承担的责任,我就扮演了我所能扮演的最优秀的角色,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每个学生个体,由于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等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上完后,我布置了“分层作业,各显神通”,这些分层作业,正是从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展示。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守在大山里的梦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保尔.柯察金这样说过。

 2014年7月大学毕业,我像别的毕业生一样,我加入了寻找工作的大军。到2015年9月份考到现在的工作岗位,一个红色革命圣地--南梁列宁学校。期间,由于工作的压力,我开始彷徨。每到夜晚,我开始思考,思考人生,用别人的话说,我就像是活了几千年的人了。慢慢地,我开始反思,如果我不能做大事,那么就应该做好小事;如果我无法改变现状,我就得认命,我就得做好现在的自己;如果我要有所成就,那么我的积累还还不够。我需要努力的学习。

     乡镇的生活是安静的,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乡镇的生活是无味的,远离了城市的五彩缤纷;乡镇的生活是枯燥的,远离了城市的灯红酒绿;乡镇的生活也是朴素的、无华的,远离了城市虚化的节奏。或许我在乡镇能够洗尽铅华,涤荡身心,回归自然,回归质朴。

     偶然的机会,我站在路边,看到老百姓在田里种菜,突然有所触动。我在想,他们种的不是单纯的植物,应该是希望,是梦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在一个枯燥的岗位上坚守一生,没有人知道他们,也没有人认识他们,当然也不需要。人们在地里辛勤劳作,不因土地贫瘠而有所怨言,也不会因为四季更替的漫长而有所懈怠,因为他们知道,种下去,就有希望了。年复一年,始终如此,这何尝不是一种执着的坚守。

    大山里质朴无华,城市妖娆多姿。在山里,清晨听鸡鸣犬吠,夜里听鸟叫蛙鸣。就像佛家的“暮鼓城钟”一样,不过是修行的方式不同罢了。

     “既来之则安之”,这何尝不是一种态度,一种坚守,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他们有他们的坚守,我也应该有自己的坚守。我向往城市的生活,但舍不得淳朴的乡村气息,它让我感到安宁,让我不再浮躁。

人之所以感到迷茫,是因为没有希望,没有坚守。万物何尝不是呢?树苗不论天清气爽,还是暴风雨雪,它始终坚守,始终希望,始终积累,有一天能成为参天大树。万物的坚守是对生命的坚守,是对希望的坚守,是对梦想的坚守。

 

 

 

 

 

 

 

 

 

 

 

 

 

《识字6》教学反思

 

     我上的课文是《识字6》,这是一篇以"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在教学中我能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一)激趣导入。在课的导入上,我与小朋友们一起唱《闪烁的小星》这首歌,直接告诉小朋友天上很多很多的星星就叫"繁星",课文导入直观、自然。做到课伊始,趣即生。学生一开始上课,就充满了好奇心,马上就被老师给吸引过来。通过这样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整堂课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兴趣盎然地学。

    (二)披文入境,再造想像,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三)开展开放式课堂,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四)自能写字,培养个性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

     当然在教学中做得还不够的地方,主要在指导学生写字这个环节,因为经验不足,对课堂的把握还不是太好,在教学生字的环节上还不够紧凑,写字部分没有落到实处,没能把学生的作业当场展示及时指导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要多向有经验的前辈讨教,多听一些研讨课,从中吸取一些好的东西,做好每节课的反思,“教师即研究者,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做为一名教师要增强自发学习和研究的意识,能够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像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不断地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唯有义无反顾,才会勇往直前

     经过观察,我发现那些没有弄明白自己追求的人,往往比那些朝着目标坚定前进的人更容易感到疲惫。后者往往是一天工作12个小时都少有抱怨,

    前者却明明一事无成,还总在感叹生活不易,前路艰难。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自己真正想走的路,才会特别容易觉得“不值得”。

    年轻的时候往往太浮夸,总想把自己所有擅长的事情都做一遍好让别人都知道。

慢慢长大却发现,即使一件事你可做到120分,它也未必是你想要的;而另一件事你只做到80分,若放弃了,便会永远不快乐。

爱情,梦想,都是太感性的东西,没法用回报来衡量。

但最后的最后,往往也正是这些义无反顾的勇气,才为我们带来了最好的惊喜。

所以,在你出发前,请挑个你最想到达的目的地吧——就像选择恋人那样忠贞坚决。

唯有义无反顾,才能一往直前。

 

 

 

 

 

 

 

 

 

 

 

浅谈纠正学生错别字的几种方法

        在教学中,学生的错别字最令老师头疼。有一次,我在批阅一个学生的看图写话时,看了很久,还是猜不出他的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找到这位同学问了他才明白过来。看来低年级(尤其一年级),学到的字、词数量较少,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比较浅,理解能力差。因此,在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较多,有的少笔画,有的摆错位置,有的偏旁相混,多点少点,不应出头的出头,还有的音近字与形近字不能区分。怎样帮助学生纠正这些错别字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时首先读准字音 

     1、利用汉语拼音识记字音。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具,在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在课堂上检查纠正读音。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推知字音。形声字在汉字中占80%左右,它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声旁的表音作用。例如以“丁”  为声旁的字就有“盯、叮、钉、顶”等18个,以“方”为声旁的形声字就有“放、房、访、仿”等10个,让学生识记一个声旁,便可以识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汉字,这种见一斑窥全豹的识字方法简单有效。 

    二、认清字形  汉字是方块字,数量多,字形复杂,有各种笔画和结构,有的字差别小,怎样让学生很快识记字形呢?

    1、对难写的、笔画又多的字,运用笔画、部件拆分法,从繁到简,一笔一画地进行书空练习。如:碧、臂等,在书空时,教师要特别指出这些字的难点及易犯的错误,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平时书写时使学生准确地掌握这些字形结构。 

    2、对学生写字时容易多笔画或少笔画的字,运用顺口溜帮助学生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如教“喜”字,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我编了句顺口溜,并一边说一边形象地板书:“十粒豆,掉进口”,学生一看,一说,一写,就学会了。  3、利用字谜悟出字形。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猜谜语是小学生感兴趣的文字游戏,也是帮助学生分析字形的一种方法。如“一个小孩子,在方形的游泳池游泳,头上戴着一顶帽子”(游)“眼睛垂下”(睡)等等。

    三、理解字义 

    1、结合课文理解字义。 

    2、利用造字法理解字义。汉字的基本造字法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中前三种是纯表义文字,从字形上可以看出或悟出字义,如“日、刃、尘”等字可以通过形了解字的大体意义。如带“女”的字,字义大都与女人有关,带“扌”的字,字义大都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带“艹”的字,字义大都与植物有关。 

    四、正确书写  学生会读了,但写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有一次,我教“低”与“纸”两个字,开始时,我用“加、减、换”的教学方法,仔细讲解“低”是“亻十氐”,“纸”是把“低”的“亻”换成“纟”再去掉一点。讲后本以为能很好地掌握,但检查时发现有很多同学把这两个字写成了“亻氏 ”或“纟氐 ”,我很惊讶。究其原因:小学生分辨事物的能力差,字形相近时便不易分清了。了解这种情况后,我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并启发学生,“我们是小学生,应该讲卫生,爱清洁,能乱扔小纸团吗?”“不能。”纸字的右下边不能加点(小纸团),而“低”是小朋友低着头在看纸上的文字,这文字就是“点”呀。同学们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老师,我们不会写错了,小朋友低着头在看纸上的文字,看完后,不能随地乱扔小纸团。”难点在笑声中解决了,学生也乐于接受,学得愉快,还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五、重视运用,做到学用结合  学生学了字,还要会写会用。识字是基础,运用是关键。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怎样让他们学有所用呢?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形近字组词。选用学生易混淆的字,进行组词。如“精”与“睛”,“表”与“麦”,“度”与“席”为一组,进行组词,以达到分清音近字、形近字的目的。 

    2、填同音字。要求学生根据音节和所给的字,填入相应的括号组词。如:  xiāng jīng jī  ( )亲 ( )常 ( )器  ( )花 ( )奇 ( )饿  ( )信 ( )神 ( )情  这样,有利于学生弄清字义,而不至于用别字。 

    3、进行听写句子的练习。把学过的字词搭配在一起,组成一句通顺的话,让学生来听写,听写后还要说出这句话有几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总之,识字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换句话说,我们给学生的不只是鱼,更重要的是捕鱼的方法,不只是金子,更重要的是点石成金之术。

 

 

 

 

 

 

小学老师的幸福感

 

   学生喜欢就是幸福。

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扶蔚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它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它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就是要每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权利,不要留有死角,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老师的爱。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时时,事事为学生着想,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相信学生一定会喜欢我们的。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幸福的教师。 

取得成绩就是幸福。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这需要老师做大量的工作,由课前的认真备课,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做好充分的课堂预设到课堂上的循循善诱,当好学生的引导者、领路人,以及课后的个别辅导和检查工作,这都是一个个非常繁琐而复杂的任务,可每当看到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我们的心里就会感到欣慰,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苦点、累点在这一刻都值得。 

家长认可就是幸福。 

经常听到家长议论老师,这个老师说话叫人不爱听,那个老师对孩子有爱心,总是不厌其烦,这个老师上课有方法,孩子们喜欢听,我总是对号入座,反思我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缺点或者是优点。一次听我们班的班主任老师对我说,某某谁的家长说自从他的孩子跟了我读书以后,回家就特别喜欢做语文作业了。听了之后,我心里激动了好几天,能得到家长的认可,我觉得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人说:“生活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一种愉快心情,也是一种感觉,一种责任,一种坚持,一种恒久地动力。教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师生的幸福,就是教育的幸福。我愿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在物欲繁茂的今天,无限地热爱自己、热爱学生,保持一份内心的安宁。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在这节课上,我觉得以下几点比以前有所进步:

一、游戏导入:

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研究的好习惯。成熟的桃子落地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谁也没去考虑过“为什么”。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采用了游戏导入,让学生把桌子上的铅笔举到半空,然后再松手,学生看到的是铅笔掉落的现象,这样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抓住识字教学的重点:

设计本堂课的时候,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就是如何在一堂课中将识字和阅读两不误。任何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都不想把精彩的部分省略,可那样就会使得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堂中就没什么重点可言,都是轻描淡写地走过场。这节课上,我始终坚持着抓住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并把它跟读文紧密的地结合在一起,自由通读全文,初识生字朋友,课件领读字音,生字扩词练习;分段指名读文,及时订正字音。识字中不仅关注汉字的读音,还重点关注汉字表意的特点。“桃”与“跳”, “球”与“求”等的不同形旁巧识巧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这一点也更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课堂要遵循规律,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舍得放弃精彩但可能无效的教学形式,要准确把握好教材和组织教材,落实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环节。

当然,在教学中,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教学形式及方法比较单一,低年级儿童最喜欢是游戏、比赛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还需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二: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

第三: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读《草房子》之桑桑的成长经历

     在油麻地,桑桑算得上是个幸福的孩子,父亲是校长妈妈是普通农民,还有个可爱的妹妹,一家四口就住在学校。物质生活上,“桑桑不缺橡皮,不缺砚台,也有钱买糖块和小芝麻饼吃”成绩也不错,尤其是作文,常常被老师拿来读。平时父亲忙也很少管束桑桑,母亲对桑桑的教育方式不是打就是骂,从而造就了桑桑叛逆的性格。但是父母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桑桑是个性格丰满的孩子。桑桑和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顽皮,天真好奇:当桑桑的父母不在家时,桑桑就砸锅卖铁换钱买鸽子;并且联合阿恕和朱小鼓他们几个小伙伴把漂亮的碗柜改造成桑桑心中的高级鸽笼(残废碗柜),惹得母亲一顿结实的揍;没过多久,他又把父母的蚊帐改造成捕鱼的渔网在河上欢快地打鱼了,在温幼菊善意的提醒下,尽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依然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惹得河边的村民哈哈大笑,最后被母亲摘掉蚊帐,蚊子把他叮得浑身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在夏天“曝伏”时,桑桑将院子里晒着的棉衣棉裤棉帽穿戴在身上,探索冰棍捂在棉套里不融化的奥秘,惹得全校师生忍俊不禁。在与杜小康的较劲儿中,由于杜小康“总能做成许多其他孩子想做、但做不成的事情”,这使桑桑十分憋气,于是他采取了儿童特有的报复方式------孤立杜小康。却不曾想到,自己倒先失了骨气,去与杜小康在打麦场练习双手脱把骑自行车。在烤红薯时,两人由于玩火不小心把打麦场的一个大草垛烧了,然而“大红门滋长并支撑起了杜小康敢作敢当的傲慢”,不愿出卖桑桑的杜小康一人承担起了责任,却使桑桑感到了无法抬头的卑微。桑桑开始了秘密的报复行动:传纸条,让大家不要选杜小康为班长。这倒引得桑乔对桑桑教育了一番,桑桑在泪眼朦胧中仍骂阿恕为可耻的叛徒,其表现既滑稽又可笑。在看到桑乔代表荣誉的笔记本时,立马“流出一串口水来”,胆大妄为地将盖着十二枚红章的扉页撕下,扔进黑暗的厕所,三下五除二将笔记本划为己有。在为将一轮送信给白雀时,机智地使用“调虎离山计”,引开了白雀的父亲白三,从而顺利地完成送信任务;在见到以“豁嘴大茶壶”刘一水为首的恶霸们欺负善良的纸月时,尽管桑桑十分惧怕比他壮实的刘一水们,但作为小小男子汉,他仍然机智勇敢地与刘一水们进行了悲怆的较量。每一次的异想天开、调皮捣蛋和机智勇敢换来的不仅是幽默的嬉笑,也有沉痛的教训,但桑桑就是桑桑,仍然特立独行地保持着他特有的风格,这又与他的经历

有关。

     由于桑桑是《草房子》中的线索人物,故而桑桑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了整个小说的构建,而他在这些构建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和物,无疑会留给桑桑些许的烙印。我们先来看看他儿童眼光中的世界,他看到了秃鹤由于身体缺陷(秃头)而造成的自我孤立导致了秃鹤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压抑的苦涩。秃鹤从不敢面对缺陷而表现出与大家的敌对情绪加重到敢于面对缺陷而与大家友善相处,桑桑看到了一种蜕变的勇气;而他的好朋友杜小康则是由于家道中落,在经历无助的求学奢望考验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坦然自得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走上了重振家业的道路,桑桑在这里看到了一种坚韧的性格和淡然处之的风度;在与细马的相处中,他明白了细马小小年纪作为一个异乡人不被二妈信任的苦恼与作为一个坍塌的、温暖的家庭中的顶梁柱的精明能干。在成人世界中,他向往成人的自由,总说:“做一个大人,多好。”但在为他的老师蒋一轮与水灵姑娘白雀送信酿成 悲剧时,他便成了迷途的羔羊,自己也陷入了成人世界的烦恼中。

      桑桑幸运地参加了一系列精彩故事的构建,接触了许多在他这个年龄不该思考、也不该面对的事情。在桑桑对老年人世界的了解中,秦大奶奶是最疼桑桑的,秦大奶奶就象艾一样,地位卑微却充满了慈爱,她在乔乔的呼唤声中,不顾一切地跳入水中救乔乔;关心学校的一切,爱护孩子们。这众多人物给他的教养,以及油麻地的自然风景给他的感动,使他从顽童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异想天开、调皮捣蛋、机智勇敢的行为转化成了内涵丰富、坚强隐忍、情感丰富的少年儿童。但是真正使桑桑成长起来的应该得益于他的病,这场差点夺取他生命的病使桑桑在心灵上成长起来,使他经历了死亡,有了直面死亡的勇气、平静和从容。

    作为作为校长公子的桑桑在得病前是一个顽皮、善良、好奇,但略微有点懦弱的孩子,他没有现今所谓“官二代”的优越、痴狂,更多是因父亲是校长而给他带来的隐忍、承当和委屈。但当他脖子上长了一个肿块,他隐隐从父亲忧郁愁苦的面孔和母亲压抑的哭泣中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骨瘦如柴的桑桑突然感到了死亡的来临,他首次陷入了对生命的沉思之中。死亡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花季少年是冷酷的,那些曾经或即将属于他的理想、亲情,一切的美好事物都将被死神夺走,而那朝气蓬勃的成长过程也将被一个悲痛凄凉的死亡过程所代替。但他并没被病魔吓倒,因为桑桑面对的不仅是那奇苦无比的中药,而是温幼菊神奇的药寮与温情的无词歌,是所有人诚挚的祝福与关切的目光。桑桑在这些美好的情感中找到了生存的力量,同时也在面对死亡的过程中长大了。“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刚强。”他学会了面对,学会了珍惜,也学会了承担。他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了实现自己答应带妹妹去看城的诺言,他不惜耗尽最后的一份力气;更学会了感受生活的艰辛,体验生命的庄严,所以才会“把喝药看成一件悲壮而优美的事情”。当桑桑把妹妹带到城上,而自己却“把脑袋伏在城墙的空隙里,一边让自己休息,一边望着远方: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的时候,这个14岁的孩子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他对妹妹那份浓浓的亲情,也看到了他对自己、对承诺的那份尊重,更看到了他直面死亡、正视生活的那份勇气与坚强。

    油麻地的孩子们并不懂得桑桑的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但他们从桑桑父母的脸上和老师的脸上感觉到了在桑桑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当桑桑出现时,他们总显出不知如何看待桑桑的样子而远远地站着不说话。少数几个孩子,如秃鹤、阿恕,会走过来叫一声“桑桑”,但又不知道再与桑桑说些什么好了。那一声“桑桑”,声音是异样的,亲切而带了些怜悯。

      “桑桑发现,他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孩子们所注意。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娇气感和莫名其妙的满足感。他哀伤而又甜美地接受着那一双双祝福与安慰的目光,并摆出一副‘我生病了’的无力而不堪一击的样子。他忽然文静了、卫生了,就像当初纸月刚到麻地小学来读书那会儿一样。所不同的是,现在他又多了些娇气与软弱。他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大家的照顾,用感激、温柔的目光去看着帮助着他的人。他还在断断续续地上课。老师们对他总是表扬,即使他的课堂回答并不理想,即使他的作业错得太多。桑桑也并不觉得这一切有什么不合适,只是稍稍有点害臊。”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而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是一种悲悯。

      曹文轩写出了人生的困苦与悲怆之情,但绝不沉溺于悲切的情绪氛围里,他让我们看到即便在生命的低谷或是“绝境”当中,生命依然有它不屈与坚韧的一面,人性依然有它灿烂光辉的美质。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都会成为常识,甚至会衰老与死亡,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最具震撼力与杀伤力的并不是思想,而是美。

    “春天到了。一切都在成长、发达,露出生机勃勃的样子。但桑桑却瘦成了骨架。桑桑终于开始懵懵懂懂地想到一个他这么小年纪的孩子很少有机会遇到的问题:突然地,不能够再看到太阳了!他居然在一天之中,能有几次想到这一点。因为,他从所有的人眼中与行为上看出了这一点:大家都已经预感到了这不可避免的一天,在怜悯着他,在加速加倍地为他做着一些事情。” 他居然有点思念那时,他竟然一点也不感到害怕。因为,在想着这一天的情景时,他的耳畔总是飘扬着温幼菊的那首无词歌。于是,在他脑海里浮现的情景,就变得一点也不可怕了。

      桑乔从内心深处无限感激温幼菊。因为,是她给了他的桑桑平静和勇气,使儿子在最后的一段时光里,依然那样美好地去看他的一切,去想他的明天。

     “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他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帮别人从地上捡起一块橡皮,心里都为自己而感动。桑桑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他甚至愿意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桑桑周围的环境变了,人们都对他非常好,他的心里充满了感动与感激。

      对死亡的表现、对生死问题和人生价值的探索通常是悲剧性作品的永恒主题,对小孩子来说,还远远不是讨论生与死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生命意识那样鲜活,充满朝气。在他的身上散出的是人性原初的善良、悲悯意识。桑桑在自己生命最脆弱的时候,表现的反而是最规矩的善良成熟的一面。从对死亡的认知到平静的接受和从容面对,桑桑完成了他心灵上的成长。

 

 

 

 

 

 

 

 

 

 

 

 

 

 

 

 

ao ou iu》教学反思

    在县教育局和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的林镇送教活动。活动中,我执教一年级语文,上了《ao ou iu》这一课,这一课,我的教学设计是比较灵活的,设计面比较广,从复习引入,从单韵母a o e i u ü到复韵母ai ei ui的复习,通过游戏、顺口溜等一系列活动,步步推进,学习了ao ou iu的音形以及带上声调后的读法,重点分辨了ui 和iu的不同,最后进行了书写训练,本来还设计了拼读环节,但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将这一环节留到了第二课时。

本节课按照设计的环节,按部就班的上了下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的不好。设计的游戏学生虽然玩的很开心,可是并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对于iu和ui还是不能很好的区分;

2.在本节课中我讲的太多,太急着完成自己的教学环节,没有将课堂学生还给学生,我讲的多,学生说的少;

3.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到我和这群学生是第一次见面,师生并不熟悉,在设计的编顺口溜环节里,平时学生可能很少训练,面对我的问题,学生可能有点反应不过来,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经过长期训练,面对编顺口溜简直是轻而易举,他们会有各种顺口溜,思维特别发达。

    总之在这节课中,出现的问题我在平常的教学中要一一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新课改”要求自己,努力创设情境,关注师生互动,多学习。这是我心中的期望,也是我教学中永远追求的目标。

 

 

 

用宽容的心对待后进生

     对于班主任来说, 最头痛的就是班上的后进生. 光、空气、水、花、草、树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大自然不会因为花不如树实用、 草不如树高大而冷落花草. 因而,我们班主任理应认真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纵观被视为“差生”的学生,他们常常受到抱怨、 指责、 贬低, 长期在“ 我不行” “ 我是坏孩子” “ 我还没长大”的心态中成长. 于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黯淡无光了,原有的志气一天天消沉下去, 丧失了自尊和自信,言行举止也就随之“笨”起来了. 

      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 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 ”在我所任过的班级,学生都知道没有优生差生之分. 因为第一堂课我就告诉他们, 大家是平等的, 只要你认真努力就是好学生,知错就改更是好学生. 

      宽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可能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但我从来没想到学生那么害怕我,上周星期五学校组织活动,我们班一位同学迟到了,他吓得不敢来班级的队子里,在大门口哭着要回家找爸爸,最后校警带着他来找我时说了一句话:“你看你把娃娃吓得,你也太凶了吧!”当时我就蒙了,我原来是这样的!星期一早自习时,我给他教拼音时,放下了我严肃的一面,用孩子的方式去和他沟通,耐心的一点一点给他教,效果果然好了许多。

      其实,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教师时时都要在心灵深处信任孩子, 宽容地承认差异, 允许失败. 让这些” 后进生” 得到爱的滋润, 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好孩子. 只要他们在成长中觉醒了, 巨大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四季》教学反思

    《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品读课文,读中识字、朗读指导,体味文本这几个环节的教学力图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之美。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实施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促进学习动力。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始我就利用猜图片的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有关四季的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从图中感受四季的美,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奠定基础。课堂上丰富的阅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造积极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乐意读书的习惯。在掌握字音、字形,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联系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美读课文,表演背诵时多留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多种朗读形式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然的热爱之情。

      二、读中感悟,加强个性色彩。朗读是感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也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但读要选好时机,恰到好处。在学生生成情感的时候,带着感情去读更有利于进入境界。因此在学生读文之前,我先引导学生看四季图片,让学生们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把春天的美景和特点表达出来。这时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文章语句的优美,比如教学的时候,我让学生做动作表演“尖尖” 、“圆圆”、“弯弯” “一挺”等,让学生感受到每个季节的不同。我还利用头饰让学生表演背诵,加深学生对四季的了解。我又做了范读,还加上了动作,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读法也各式各样,从而使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朗读也有了。

      三、联系生活,重视积累运用。新课标强调:“要联系生活教语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学习了课文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引导学生说一说四季中,除了草芽、荷叶、谷穗、雪人之外,还有哪些特点。这就把文本引向了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累积,并利用课件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编儿歌,过一过小诗人的瘾。这样处理教材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同时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结束了,回想起来,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识字还不够实,对学生全面关注不够。上课的时候,我不善于引导学生,课堂的组织教学能力差,鼓励、评价的语言较少。当课堂上出现“唱读”、“念读”的时候,我并没有马上去纠正、去指导,只顾教案而忘了学生。希望自己以后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有机会拜读了亚洲唯一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日本人黑柳彻子撰写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她根据自己真实故事写的这本书,成为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33种文字在全球发行,拥有数千万读者。

《窗边的小豆豆》能够引起无数人共鸣,在儿童教育的方式上,给成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关键在于,你的爱是孩子们需要的吗?你的爱是不是扼杀了孩子们的童真? 

“我们有这样的学校吗?” 小豆豆在一年级因为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一个叫作“巴学园”的小学。因为小林校长的爱护与引导,小豆豆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随心所欲地实践着她天真的脑袋里一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小豆豆有一天单臂吊在树上,校长走过来问她在干什么。小豆豆说,她看见牛肉也是这样整天被挂着,她今天想做牛肉。校长听完,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就走开了。小豆豆爱钻篱笆,衣服总是弄得破破烂烂的,校长很了解孩子的乐趣,为了让他们毫无顾忌地玩耍,他请家长们给孩子穿上最破烂的衣服到学校里来……巴学园的上课方式非常特别。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课也行,先上算术课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在已经习惯了背着小手、中规中矩的中国小学生看来,这一切似乎是“天方夜谭”,但这是真实的。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我想所有看完这本书的孩子,应该没有一个不羡慕小豆豆的吧,很多成年人也一样,长大后回首看似荒唐的童年往事,恰恰是终生难忘的快乐。可惜,这种快乐在大人的呵斥声中变得太短暂。在这本书中,小林校长说,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他还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事实上,无拘无束成长的小豆豆长大以后就非常成功,被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而她自己也表示:在巴学园的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书中的小豆豆,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真诚的爱护。她在被别的学校退学后,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在校长面前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最后,小林先生抚摸着她的头,说道:“好,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啦。”   书上写道:“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以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说过:不要把孩子放在与成人对立的强制的轨道,成人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解放孩子,做到真正从儿童出发,倡导儿童本位。他问了一个沉重的问题:“怎样让我们的孩子,更像一个孩子?” “作为成年人、作为父亲、作为老师、作为校长,不知不觉中做了摧残纯美的童年生活的刽子手。我们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成人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喜欢的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有平等地蹲下来问孩子需要什么。成人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的生活被成人所控制,是孩子的悲哀。”

这本书表达了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的认可。

 

 

 

 

 

 

 

 

 

 

 

 

 

一年级第一册《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是一篇童趣十足的文章,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教学,因为我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与互联网的资源整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很美、很实用,它不仅使我的课堂更生动,也让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更给孩子们带来从未有过的感受。

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力求让课堂生动起来,使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新知识相互结合,整堂课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我的设计抓住了以下这两点:

一、“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爱因斯坦认为:“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这就是讲假如能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也就是将“知识的传授”变为“给学生赠礼物的过程”,那么学生更乐于接受。尤其对刚跨入校门的学生来说,玩是他们的天性,大家都知道他们上课时有效注意时间仅有十几分钟,怎样才能使学生坚持上好每一堂课,这就需要我们多花心思了。在本案例中我设计了三个游戏活动:

1、做“找尾巴”游戏。师:听了大家宣布的比赛结果,森林里的动物可高兴了。不过有一群动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它们的尾巴不见了。看看它们是谁?没有尾巴多难看啊,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找回尾巴。大家愿意帮忙吗?

2、续编儿歌,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儿童诗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比尾巴》一课中句式“(谁)的尾巴(怎么样)?”出现了六次,但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虎、马、燕子、金鱼、狗、牛),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象剪刀?”“燕子的尾巴象剪刀。”“谁的尾巴细又长(卷)?”“牛的尾巴细又长(卷)。” 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3、 生创作演唱歌曲《比尾巴》。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又动嘴,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去看、去做、去想,在轻松、愉悦,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接受新知识,并且调动他们的情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动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远程教育资源的动态画面能及视频资料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不再是一种精神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这样使学生真正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合作学习。指导学生理解猴子长长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播放猴子在林间攀爬的动画)“猴子有时用尾巴吊在树上荡秋千。”“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呢?”(展示课件动画: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降落伞,它从树上跳下来也不会摔疼。”(课件出示公鸡的尾巴、鸭子的图片、孔雀的图片。)“如果你是裁判,你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好看在哪儿呢?”(课件演示:孔雀开屏)“孔雀的尾巴展开像一把漂亮的扇子。”我在互联网上搜集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结合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运用,学生观看之后就明白了,比老师用生硬的语言解释要生动具体的多。

一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在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中都明确规定:“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一年级抓起。

下面我谈谈提高一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几点体会。

1、 利用媒体、插图,激发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记得有一位有名望的老师说过:“我们当教师的,上课应带来两样东西,即一把扇子和一顶帽子,把学生勤学的欲望扇的旺旺的,给乐于上进的学生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连接起来,让他们的心走进文本。”这话说的多形象,一个好教师的确应该如此的,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激趣、赏识教育吧。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材中特意安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图画。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中色彩鲜艳、画面形象逼真的插图或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大小多少》一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①学生自由观察插图。初看插图,学生可能只有一个整体印象,并不明白图意。②针对问题,仔细观察插图。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便可加深对图意的理解。看完了插图,学生肯定急于想知道课文的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2、打好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在读书时,我要求学生做到左手压书,右手点字,眼看书本,字字过目,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多年低年级的教学摸索和实践,让我体会到,有了扎实的朗读基本功后,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时还应按照字、词、句、段、篇的顺序进行。从易到难,循环渐进,逐步打好朗读的基础。鼓励他们多朗读,并安排适当的时间,开展相应的比赛,为他们提供一个朗读学习、交流的机会,使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

3、紧扣主线,培养朗读能力  “目标导向,读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握“朗读”这一主线,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年级教材也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要求,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方面的强化训练:1、强调读音准确。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前鼻音、后鼻音。如 “村”读“cun”,不能读成“chun”,“声”读“sheng”,不能读成“seng”,“进”不能读成“jing”等。只有读得正确,才能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2、强调不唱读。当前农村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差,喜欢一字一顿,不加理解地大声读。为了改正学生唱读的不良习惯,我是这样做的:①划分词语。在教学生朗读之前,先教他们划分句子中的词语,这样取得的效果比较好。②注意句子的停顿。学生在认识了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和引号等标点符号之后,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掌握不同的停顿时间,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来。③强调读出感情。一年级教材中选编的课文的特点是故事性、趣味性强。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还要多给学生范读,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然地流露感情。 

4、 形式多样,提高朗读水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给学生充分的读的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朗读而言,不仅要培养朗读的能力,而且要掌握朗读的技巧。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地重复,不仅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读情绪,那就适得其反了。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可采用齐读、个别读、轻声读、表演读、赛读、轮读、接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对话较多的课文宜采用分角色朗读法;语句优美的课文宜采用范读指导法,如《项链》;动作表情描写生动细致的课文宜采用表演朗读法,如《青蛙写诗》。在课外,可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增长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上期是学生小学学习的入门阶段,是基础的基础。我们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把学习语文的工具拼音及识字抓扎实。期末复习要在这三个方面重点进行查漏补缺和汉字与拼音综合运用的复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成功感,愉快地迎接期末检验。 

   二、重难点内容 

     1、能正确分辨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拼音的排列序,掌握拼音的书写格式,区别形似形近的字母,掌握声韵母相拼的拼音方法,掌握jqxy与ü相拼的去点规则,掌握标调法则。能正确分解、合成音节,能正确阅读辨析拼音词语。  
       2 、会写100个简单的汉字,掌握它们的笔顺笔画,正确的书写格式。并且能与相应的汉字组成词语。  
       3、会认读300个常用的汉字,并且能知道偏旁部首、结构,能连词,能正确连接读音。  
       4、能了解课文中出现的简单形象字,进行连线。   
       5、能辨析教材中出现的简单反义词、数量词、重叠词,搭配偏正词组、补充完整偏正词组。 
       6、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7、能通顺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8、能根据图画写出谁干什么,会加上句号。

       三、复习方法:  

       1、复习拼音:复习拼音字母表,进行背诵、默写,自我对照检查、改错,老师批改,再改错。还可以出练习题进行进行填空、连线、送回家等练习。  
      2、复习“我会写”的生字:让学生找出自己平时容易错的生字,组织比较、评议,进行连词听写,同桌矫正,再老师批改,学生改错后再听写改错的词语。  
      3、复习“我会读”的生字:采用开火车、找朋友、部首归类、同声母归类、前后鼻音归类、形近区别的方法。  
      4、复习词语:采用举例引导学生仿说、仿写、填空、连线、归类抄写、扩词的方法。  
      5、复习句子:采用用词说话、选词填空、补充词语的方法。 
      6、复习课文:采用小组相互抽背、老师重点抽查,填空写出相关字词的方法。 
      7、语文园地的复习,主要采用做复习题进行题型练习。(综合重点)学生会读要求,讲出做题方法,独立完成练习,再评议对证 
提倡学生互改,进行相互学习,培养检查、细心的学习习惯。 

        四、后进生辅导提高措施:  
       1、期末复习练习题做题前可以多抽后进生讲做题方法,先口头试做,进行及时辅导,然后再练习,笔上做题,当面批改,当面改错。  
      2、背诵课文坚持对后进生个别抽背,督促完成好。  
      3、检查后进生作业时,培养其仔细读题,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  
      4、督促学生养成见错就改的好习惯,鼓励不懂就问。  
      5、组织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开展帮学活动。 

       八、复习安排:

    第17周 

    周一:汉语拼音(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周二:汉语拼音(音节的分类;标调规则) 

    周三:汉语拼音(音节的分与合;拼写规则) 

    周四:汉语拼音(看图写音节;补充音节) 

    周五:字词(看拼音写词语) 

    第18周 

    周一:字词(生字扩词、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

     周二:字词(多音字组词) 

    周三:句子(乱词成句、把句子补充完整;仿写句子) 

    周四:阅读(按课文内容填空) 

周五:单元练习(结合单元练习中的有关题型进行复习)

 

理想游离于现实之外的价值迷失

----读路遥的《人生》有感 

似乎还没有结束痛苦的孕育过程,他便满头大汗地从人生的沟沟坎坎里走出来,疲惫不堪地站在人们面前,他叫高加林,是路遥中篇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作为一个乡镇与城市交叉地带的有知识、有理想的文化人,一直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但他在“爱的追寻历程”中理想游离于现实之外,徘徊在现实之爱与理想之爱之间,陷入了生存的困惑,他颠覆了自己的“爱”,最终也被命运颠覆。在他的人生经历中,现实环境的种种制约,使他背离了做人的原则,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以一无所有的结局而收场。

高加林身上有一股强烈的力量,那就是富于理想,勇于进取,向往现代文明生活,然而命运的不公却把他生养在农村这个封闭、落后的环境中。当他在县城高中就读时就对自身和社会有了新的认识,他刻苦学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高考落榜后他只能回高加村当一名民办教师,如果他像黄亚萍、张克南那样有城市户口,并且有当高干的父母,他也许会分配到县广播站或是副食门市部,那样他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种轨迹。生为农民的儿子,高加林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一分配原则,他明白只有靠个人的努力才能改变父辈们给他安排的命运。当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务被高明楼、马占胜之流下掉之后,他才愤怒起来,他明显感到命运的不公,“一种强烈的心理上的报复情绪使他忍不住咬牙切齿……只要高家村有高明楼,他就非要比他更有出息不可!要比高明楼他们强,非得离开高家村不行!在农村很难比过他们!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面前,和高明楼他们比个一高二低。”

父母对邪恶势力的忍辱负重使高加林选择用一种疯狂般的毁灭劳动发泄他心中的愤怒,孟子认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而在这种屈辱情况下,高加林又为了家里的生计不得不去县城卖馍,他既喊不出口,又伸不出手,怕遇到熟人,当在火车站遇见高中同学黄亚萍和张克南时,他谎称走亲戚,并敏感地回绝了张克南提出的帮助他买紧俏烟酒的好意。高加林无法真正摆脱作为文化人的心理构宿而承认自己是个农民,于是他一步步走向人生道路上的价值迷失。

高加林与巧珍的恋情从一开始不得不说是以挑战的姿态开始的,一个是大马河川“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一个是“满窑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的穷户人家。门户不当对造成巧珍的父亲无比的愤怒,然而这种愤怒似乎增加了高加林的勇气,他公开承认与巧珍的恋情,并与巧珍在众目睽睽之下骑一辆自行车逛县城,他似乎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得到了自尊,并向着古老的农村进行挑战,他不顾旧势力的阻碍搞了一场“卫生革命”,高加林的行动在全村引起轩然大波,他虽有几分快意,但却没有使落后闭塞的山村发生多大的震动。新的压抑使高加林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寻找一切机会向人生的顶峰爬去,重新产生离开农村的念头。去县城“拉粪”所受到城里人的鄙夷和嘲讽,更加催化他愿望中出人头地的理想,助长了盲目报复情绪。

命运之神再次的眷顾高加林,那些把他赶回土地的邪恶势力又把他推向城市的舞台。在这以前高加林极力反对不正之风,愤世嫉俗,但此时他对邪恶势力为了巴结他荣归故里的叔叔给他安排工作这件事表现的毫无异议,心安理得的接受了。高加林进城当了一名通讯干事,简直就是县城一颗耀眼的明星,写文章,搞报道,名震全城,他既是摄影记者,举凡县城重大的社会活动,他总是胸前挂个照相机出没于稠人广众面前,十分醒目;他又是县直机关篮球队主力,身材出众,球艺超群,在篮球场上一亮相,就得到人们热烈的赞赏,他想把一切都做到尽善尽美,把生活规划的完美无缺。作者路遥认为:“把理想变为现实实际就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活着就是要把自己无数的梦想和理想变为现实。”此时的高加林就把他的理想变为了现实,实现了自我价值,俗话说“知足常乐,”然而这个“联合国都想去的人”内心欲望再次膨胀,他幻想着与黄亚萍到省城去发展,于是他在个人得失面前彻底迷失了自己。

理想是崇高的,现实是残酷的,高加林无情的抛弃了巧珍,而且“走后门”事件最终被揭发,他和黄亚萍也没有逾越那条横在他们之间的城乡之沟,理想受到现实的影响而化为泡影。就像作者路遥所说:“这一切太庸俗了,可为了生存,现实社会往往把人逼得在某些事上无耻起来,这是社会的悲剧。” 可这何尝不是人的悲剧啊!

高加林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这种曲折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他一直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追寻属于自己的真爱和他心中那份美好的未来,他企图冲破落后社会环境的束缚去更广阔的空间实现自我价值,使他潜在的文化素养转为人之能力而折射出来。然而在追寻的道路上他爱的盲目,爱的悲苦,又在认识人生的问题上缺乏正确的科学世界观指导,盲目追求使他的理想游离于现实之外,造成了他生存的困惑,走上了人生道路上的价值迷途。

这正如作者路遥在文中引用作家柳青的一段话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影响一生。”

记周会课

这学期学校改革了周会课,把以前周一下午的周会课,提前到了周一早晨第一节课。形式也由以前的批斗,变成了德育教育,这让我们这些班主任不得不花心思想一想,怎么才能把这样一节课上的生动有趣,为新的一周有好的开始,做准备。

在我和白老师的商量下,我们决定这周就把我们的班会主题确定为《我有一双勤劳的小手》。本堂课以猜谜语导入,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接着又通过讲故事,让学生知道了手的重要性,接着又展示了一些小朋友自己洗衣服,整理书包的图片,让学生想一想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小手,为自己干一些什么事。写生就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说他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写字,有的同学说他也会自己整理书包,整理文具,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为了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接下来我安排了整理桌仓比赛,同学能兴趣高涨,都动起手来,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整理起桌仓来,我们班个子最小的梅怡博,动作是最快的,他先把大一点的书放在最下面,再把小的放到上面,摞的整整齐齐。也有的同学还不会整理,急得叫了起来,这时,梅怡博热心的走过去,帮助他整理起来。看着一个个整理的有模有样,我真的感到特别欣慰,忽然觉得他们长大了。最后,在快乐的歌声里,我们结束了这堂课。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一条》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让全体教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在读此书之前,我详细的从网络上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这个人,了解到他从17岁就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这周我读了这本书的第一章《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看到这条建议时,我是有疑问,不赞同的,在我的眼里,我始终觉得学习是需要灵性的。有灵性的学生,老师才是领路人,你只要稍作提点,他们就能学会,并且还会举一反三,但那些对学习不开窍的同学,你不管怎样孜孜不倦,耐心教导,他们仍旧不会有大的进步,要想考得好成绩,他们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死记硬背,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是对他们的一种摧残。

    读完第一条建议,我忽然发现我错了。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是的,之前我虽然认识到了儿童的个别差异,但我对待他们的态度却是不对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考了一百分才值得肯定,对于那些缺乏学习能力的学生,哪怕是写会一个汉字,拼会一个拼音,都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做一些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第一条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很多有关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的建议,我觉得很实用,很值得我学习。

 

 

 

 

 

 

 

 

 

 

 

 

编辑:蒋仕奇
上一篇:王珂博文集
下一篇:柴建平博文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