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410工程 > 甘肃华池列宁红军小学教育纪实

甘肃华池列宁红军小学教育纪实

2018年01月30日 20:10:11 访问量:3545

红色教育归于习惯  课程改革成于文化

——甘肃华池列宁红军小学教育纪实

   在教育改革内容持续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变化、教育评价日益多元的今天,我们既没有在象牙塔里寻章叠句,也没有盲目随波逐流,而是因地制宜,提出了红色教育核心1410”红色教育工程135模式课程改革为抓手,构建自己的改革模式全面探索落实传承南梁奋斗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的办学目标

传承南梁精神立德树人 

   甘肃华池列宁红军小学是刘志丹、习仲勋等于1934年在陕甘边区创立的第一所红色学校。的创办开辟了老区平民教育的先河;八十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艰苦奋斗的执着精神,读书报国的赤子情怀”这一光荣传统。学校毗邻“南梁革命纪念馆”,校园内有饱含爱国情愫的“列宁小学校史陈列馆”、“希望工程陈列室”、“张景文雕像”、“景文楼”、“思齐苑”“将军苑”。这些,是立德树人的独特文化符号和强大的感召力量。

   新时期,学校倍受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关怀。原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夫妇捐资修建、以第一任教员张景文的名字命名、习老亲笔题写楼名的“景文楼”;著名书法家、海军原副政委康成元捐资修建了将军苑并亲笔题写了校名“列宁小学”,深受陕甘边革命后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关怀,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009年6月7日来校调研,教师节前夕又专门写信勉励师生“弘扬优良传统,发挥独特优势,突出办学特色”。2012年又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理事会确定为全国红军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切,都为实施红色教育储备了丰富资源。“一德立而百善从之。”在享乐主义盛行,价值取向模糊的今天作为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和光荣传统的红色学校,理应承载传播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为此,学校坚持“红色精神为经,一脉贯通;德育教育为纬,全面落实。”的思路,挖掘和弘扬“南梁精神”的时代内涵,以实际行动拓展德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构建红色文化,益智育德

   学校注重文化观照和人文关怀,坚持“文化立校、文化立人、文化立事”。以中华优秀文化立骨架,南梁革命奋斗精神树灵魂,通过红色文化塑造灵魂,让德育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师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学校以“红色”为主题,分“历史篇”“乡土篇”“励志篇”、“名著篇”、“感恩篇”、“传承篇”、“情趣篇”七个篇章,创办了系列文化板块;列宁小学旧址保留创建初期的教室,陈列着当时师生生活、学习、办公用品等,引导师生入内参观;学生宿舍用革命英雄人物的名字命名,各中队、团支部用学生自己心中的英雄命名,校园各部分被命名为“思齐苑”、“将军苑”、“景文楼”、“景文轩”等,功能室被命名为“励志计算机室”、“宏志班”、“革命历史宣讲室”“道德讲堂”等,都蕴含着不同的红色元素;校园内矗立着景文雕像、景文楼碑记,在校训、校风、学风等催人上进的警世言词中渗透红色励志之语,使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精神。校园成为了鲜活的德育教育读本,从而营造了一种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实施课程改革减负增效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甘肃华池列宁红军小学以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为前提,全面构建了“1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各任课教师按照模式组织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135”模式,即一个核心(学案导学);三种方法(自学梳理——展示探究——巩固提升);五个环节(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点拨解疑——检测纠错——小结评价)。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普遍提高。打破过去强调知识传授的局限,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凸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新理念,打造具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特色。

   为了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彻底解放学生,学校创造性的取消了常识课课后作业,全部当堂解决,基础课当堂基本解决,只留少量作业;学生课堂上思考练习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课后自主发展的时间得到了真正的偿还。那种把学生残忍地推进题海里,任其自生自灭,每日逼迫着学生向自己的极限挑战的现象消失了,实现了减负与高效的双赢。

“成功的教育,其成功之处往往在课堂;失败的教育,其失败往往也在课堂。”如今,走进列校课堂,你会发现教室前后都有黑板,学生桌椅也不是纵横摆放,而是6、7个学生围坐一个方阵,时而起立发问,时而互相探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讲起来了,教师静下来了;学生上“台”了,教师下“台”了。学生利用一块块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争先恐后的将预习成果、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全班展示,教师直观地进行点评,师生激情碰撞的和谐场面令人难忘。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多了,体验成功的机会也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写在师生脸上的快乐、真诚、阳光,让人心生感动。这就是全面实施“135”教学模式后教室内的新场景。

建设多元课程谱写华章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要实施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体系。甘肃华池列宁红军小学地处关中文化和塞外文化的交融地带,既有关中的崇文之风,又有塞外的尚武之气;既有典雅的琴棋书画诗,又有北地特色的剪纸、民歌、唢呐,加之红色资源丰富,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范本。我们竭力寻求课程建设与红色教育的契合点,以满足学生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升学需求为终极目标,结合地域特点编印《红歌演唱》《南梁腰鼓》《南梁历史人文剪纸》《红色经典吟诵》《千秋星火耀童心》《长使丹心贯日月》《红星照耀陕甘》校本教材3000余册。在全面整合音、体、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设书法课,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白。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开设兴趣班,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学习一技之长。开设文体社团、社会实践、益智游戏、阳光体育、经典诵读5大类26种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1+5”课程体系。把艺术教育与校本课程整合实施,寻求艺术教育和文化课教学的融合,尝试把社团课程与语文、音乐、美术、写字、体育等学科整合,开发拓展课程,彰显课程特色,不断编织与生成课程文化,尝试走班选课,利用早晨和下午两个时段进行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程,避免了特长教师资源短缺带来的矛盾,以此发展学生特长和兴趣,提升人文素养。

1.构建课程体系。制定出台了《甘肃华池列宁红军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挖掘本土资源,配套使用,完善“经典诵读”课程体系。坚持社团活动、经典诵读课时化,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活动社团化,节庆活动常态化,逐步形成课程体系。

2.生成课程文化。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积极构建班级文化体系,一个个富有寓意的班名、“班歌”、“班训”、“班徽”、“班风”、班级名片等特色文化符号应用而生,一幅幅精彩的书法作品,一张张富有童趣的剪纸、绘画作品,一件件奇妙的科技小发明、小刺绣,引人驻足观赏;一首首童谣,勾起了童年的思绪……书香墨韵为教室增添了文化色彩,器乐弹唱给教室赋予了生命活力。

3.彰显课程特色。尝试把社团课程与语文、音乐、美术、写字、体育等学科整合,开发拓展课程,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激发自信心。举行班本课程、校本课程展演,在校园网开辟卓越课程专栏,充分展示课程建设成果,不断编织与生成课程文化,彰显课程特色。

“处处是改革之地,天天是改革之时,人人是改革之人”。列校人在改革的浪潮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育之路,红色教育的开展、多元化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特长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艺术学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德育示范校等荣誉100多项,办学事迹被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忆往昔,南梁先烈浴血播火光前裕后;看今朝,红色杏坛滋兰树蕙继往开来。甘肃华池列宁红军小学将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走的更高、更远。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