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工作室 > 给教师的教学“提几个醒”

给教师的教学“提几个醒”

2017年01月05日 22:21:20 来源: 甘肃教师学苑 访问量:365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都有了崭新的变化,但在改革的表象之下,却还有一股"浮躁"且"华而不实"的暗流在涌动,那些看似精彩纷呈、气氛高涨活跃的课堂教学背后,其实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教师们去思考和面对。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担负着培养人的使命,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习惯和教学实践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教师,要有“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的勇气,更要有“跳出庐山,审视自我”的气魄,勇敢地认识和面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甚至缺陷,并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这对于教师本人的专业进步和今后的教学活动都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给教学思维“提个醒”


“教师的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模式”,这一观点应当引起所有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又把一种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大脑。知识讲错了可以修正,而思维方式一旦形成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就非常难以改变。有些教师抱怨孩子不爱思考或不会思考,事实上这些孩子的背后,通常站着一个或几个不爱思考或不会思考的教师。以下列举的,就是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教学思维方式的误区。


(一)求同思维


在有些教师的内心深处,固执的认为: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解决的途径只有一个、学习的进度只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只有一个。虽然很少有教师肯于承认自己被求同思维所控制,但他们在教学中会有意或无意间,要求孩子按照统一的方式学习,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力求得到统一的答案。教师用求同思维教育学生,却要求学生发展求异思维——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很多孩子之所以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因为求同思维桎梏了他们的灵性、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二)直线思维


直线思维主要表现为在现象和归因之间建立简单的因果关系。有些教师非常自负,总以为不需要对话和倾听,凭着经验和感觉,就能走进儿童的心理、掌握儿童的秘密。课文为什么没背下来?——懒惰呗;计算为什么频繁出错?——粗心呗;听讲为什么不够专心?——贪玩呗。这样的归因方式,就是直线思维的表现。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教出的学生往往想问题简单、做事情武断,贪图简单思维所带来的肤浅的快乐,缺乏探索追问的品质和兴趣,面对复杂情景和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通常会表现出茫然无措。


(三)纠错思维


虽然在理论上一直在倡导“用放大镜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但事实上教师更善于用显微镜寻找孩子身上的瑕疵。面对学生的发言,有些教师更乐于以评判者的身份出现,直接作出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总是能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是纠错思维的表现——不找出学生的不足,不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就认为自己的没有尽到职责。在这种思维模式的作用下,教出的学生往往就会很快学会了挑毛病,而且专挑小毛病,比如发言的声音啦、表情啦、神态啦等等,从而忽视对本质的关注,思维品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四)对立思维


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教师中占据很大的市场,有些教师认为:教与学是对立的、师与生是对立的、学与玩是对立的、课内与课外是对立。这种狭隘的思维中,世界是黑白分明的,不是好就是坏,不是高尚就是卑鄙,好就是完美无瑕,坏就是一无是处,学生也只有两种,不是学优生就是学困生,不是听话的学生就是不听话的学生。对立思维否定了世界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导致教出的学生思维狭隘、人格分裂、爱走极端,无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比无知更加可怕的是没有思想和不会思考。“生命课堂”之所以高度关注思维模式,因为“生命课堂”把生命的成长与精神的发育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上仅列举主要四种,希望能提醒各位教师的思考和注意。



二、给教学习惯“提个醒”


要想让教室变成“学室”,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习在学生身上真正发生,教师必须给自己的有些不良的教学习惯提个醒,尽力规避以下几种现象。


(一)舍不得


1、舍不得自己对文本秘密的发现


教师上课前都要备课,解读文本是最重要的事。一些教师对文本字斟句酌,对自己的独特发现沾沾自喜,为自己高于一般读者的悟性而感到自豪。这些独特的发现,在课堂怎能不向学生展示一下?于是,不管这些发现是不是能让学生惊喜,便迫不及待地抛出自己的发现。


2、舍不得自己的精彩


教师备课时倒也准备了一些自认为精彩的说辞,课堂上也装模作样地让学生说,但这个说那个说,总觉得不如自己说得精彩,于是没让几个学生说,自己就抛出所谓的精彩答案,甚至让学生记下、背诵。


3、舍不得自己的精心预设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一帆风顺,一些教师备课可谓极致精细,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仔细推敲每一句教学语言。课堂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顺风顺水,但却视一切“节外生枝”为叛逆和另类,或淡化、或搪塞、或敷衍、或流放、或打击。教师不“舍”,学生就没“得”。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文本的秘密,为学生的发现而鼓掌,要引导学生自己从说得不精彩到精彩,要把课堂上的偶然生成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这才是最主要的。


(二)等不及


1、等不及学生的自主学习


老师在导入新课以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下面用5分钟的时间看书”,学生还没学习几分钟,甚至书还没有读通,教师就开始提问,这种蜻蜓点水式的自学,又有什么效果?只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而已。


2、等不及学生充分讨论


学生还没讨论几分钟,小组成员还没有发言完,教师就拍掌示意停下,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学生还没讨论出结果,拿什么进行交流。等不及是教师急功近利、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教师等不及,学生讨论没完成,学习理解不深刻,以后再学“来不及”。


等不及学生充分展示,等不及学生咀嚼消化……诸多的等不及,说到底是以师为本、以教为本。


(三)放不下


1、放不下教师的“师道尊严”


上课一本正经,一脸严肃,跟你嬉皮笑脸,你还会怕我,我怎么管你?教师讲课时,目光敏锐,不停地扫视课堂,发现哪个学生不认真听讲随即训斥甚至罚站。我在讲,你怎敢不听,能否听懂是水平问题,听不听是态度问题,你不听老师讲,是对老师的大不敬。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很是恼火:你怎么能怀疑我,要么打压,要么嘲讽。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学生怎能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表达精彩?


2、放不下自己的讲台


教师视讲台为生命,很是享受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全班学生睁大眼睛注视着、倾听着,即使有学生不想听,不在听,教师还是要把想讲的坚持讲完。有的教师甚至带着伤、带着病在讲台上艰难地讲着。为什么不把这三尺讲台与学生一起分享呢?教师放不下,学生就上不去。


(四)闲不住


1、闲不住是不放心


课堂上,教师闲不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总是不放心:他们能学会吗?会讨论出正确结论吗?没等学生自学几分钟,教师终究熬不住寂寞,于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于是乎,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则成了观众、看客。久而久之,教师这种闲不住、不恰当的勤,造就的学生必然是懒惰、被动,一切都等着教师灌给自己,不愿意也不会主动学习,又何来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2、闲得住是真教学


所以,为人师者要学会偷懒,以充满智慧的“懒教师”培育出独立、自信的勤学生。该说的适当说,不该说的绝不说,多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说一说,谈一谈,议一议,读一读,写一写。课堂要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展示,让学生发挥;让学生学会合作,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找到自信,让学生品味探索的过程。教师“懒”了,学生勤了;教师“懒”了,课堂活了;教师“懒”了,效果好了。所以,教师只有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才能真正成就学生,教师能闲得住,才能有真正的教学。



三、给教学实践“提个醒”


一些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教学风格,后来对新教改的理念又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探索,最终实践在教学中也就有了教条化的味道。这些教条化的教学操作,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到它的条件性、适用性,反而阻碍了教育教学目的实现,也不利于教师个人专业化的成长。所以,有必要提醒教师澄清一些对教学实践的认识,从而改变教师的一些教条性的认识,真正全面理解和把握教学的一些规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获的有效提高。


(一)不等学生坐好就开讲


有的老师“惜时如金”,离上课铃响还有近两分钟,就匆匆忙忙地登上了讲台,在师生互致问好后,学生还没有坐好,老师的课已经开讲了。导课就这么在接踵而至的上课铃声中过去了。学生没有被老师的导课内容所吸引,也就不明白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上课铃声是提醒学生集中精力正式开始上课的信号,代表着学生课前准备的终结。但在铃响前上课,学生坐不好就仓促上课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惶恐不安和行为上的忙乱,不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也使老师精心准备和设计的精彩导课语言无的放矢,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不等学生理解就提问


有的老师在讲完新知识后,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就马上提出问题。不等学生听清问题、没有留出消化理解的时间就急于让学生回答,这是无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学生听不清要求,听不懂提出的问题,或没来得及对已有知识进行信息的整合与提取,就起不到对老师所提问题应有的检查、反馈、矫正的作用。与其如此无效地“争分夺秒”,倒不如学会耐心地等待。等待可以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减少焦虑,等待可以催化学生的思维,理清表达语言的逻辑性;等待可以使课堂更和谐、高效。


(三)失语于多媒体技术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有时也让一些老师顾此失彼,让先进的教学技术代替了必要的讲授:上课时老师该板书的不写了,该说的话、该读的课文几乎都被多媒体取代了,应该学生想象、推理的也被大屏幕展示出来了。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的基本功不见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缩水了,老师激情四射的魅力消失了。不是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老师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老师要把握“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对难点问题的突破,有利于发挥教学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怎样使用多媒体教学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老师对多媒体技术有怎样熟悉的程度。


(四)哑然于“自主学习”


有的老师在导入新课以后,就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时,有的同学迅速翻开书本,拿起钢笔,边读边写;有的自言自语地念叨;有的眼睛盯着书本,目光没发生任何的移动;有的随意翻动着课本,似乎没有找到引起注意的地方;有的甚至渐渐找到了睡觉的感觉,开始闭目垂首……这样的“自主学习”老师没有明确的任务和具体的要求,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实际上成了“放任自流”。因此,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勤于引导,科学指导,力求做到有明确具体的任务和详细的要求,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情绪等精神状态的变化,给出及时的、必要的指导,此外还要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反馈,做到这几点才能避免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任何事物以一种不完善的存在,都是其迈向完美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由于学识、经验、能力、性格、思维等诸方面的限制,一些教师在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在教学过程中走入误区在所难免。教师需要做的不是视而不见的无所谓,而是时刻提醒的规避,虽然要达到课堂高效、气氛活跃等,并非每个老师都能轻易做到,但是反过来,提醒自己规避那些无效的、影响课堂质量的误区,却是多数老师都容易做到的。本文所列举的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只是教师课堂教学里的一些小小的阴影,只有抹去这些阴影,才能深入探索现代课堂教学的真谛,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优化课堂教学!一个教师的成长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这些经验的形成需要教师借助在教学实践中的时时提醒,时时自省。相信,只要教师具有强烈的教学自信、自主意识和教学自觉自省行为,我们的教学一定会精彩无比。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