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杜郎口中学改革的实质

杜郎口中学改革的实质

2009年12月21日 23:40:08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365
杜郎口中学改革的实质
发布于:2009-10-21 16:57:45     被浏览 116 次     【打印】 【返回】

“杜郎口中学改革的实质,可以用40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

1.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回答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问题。

新课改的生命线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条生命线的理想境界是:学校和课堂应当是一种生态环境,学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鲜活生命体,他们有情感、有人欲、有思想、有追求、有个性、有尊严。教师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生命融合。课堂应当讲求课堂生态。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是一片风景,以赏景之趣、爱景之心并通过爱的奉献和生命的付出,抚育一棵棵生命之树常绿。

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给人们的最突出感受是——孩子们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有一种灵动的思维,自主参与和表现自我的强烈意识。

不同的意见可以自由地发表,不同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这里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生命是千姿百态的,生命是有潜能的,生命是有活力的,生命是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只要让生命释放出潜能,让生命充满活力,就会让生命充满成就感、幸福感,厌学就会变为乐学,负担就会转变为轻松。

孩子们共同的心声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里有四个“我”,说明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回了自我。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能多有几个“我”就好了!最好是一个孩子一个“我”!千万不能在有许多“我”的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个“我”——“我的课堂,我的教学对象,我的教学成绩!”这种只有教师一个“我”的课堂,叫做无生命的课堂。忽视生命的教育,是非人道的教育。

2.课堂必须开放,也能够开放。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回答了“课堂必须开放,也能够开放”的问题。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这个阵地应当蕴含多种养分,应当充满七色阳光,应当让各种小鸟自由飞翔、放声歌唱。但是,传统课堂却把小鸟封闭起来,填鸭式教学让一只只小鸟消化不良,预设的一个个笼子让小鸟折断了翅膀,千篇一律的要求把小鸟克隆成一个模样。一只只小鸟痛苦地挣扎、呼唤。

开放课堂,放飞小鸟,让小鸟在五光十色的知识原野里吸取各种营养,让小鸟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飞翔,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条重大的生命线。从目前的情况看,课堂开放的程度还很不够。许多教师对开放课堂心存疑虑,担心开放课堂可能导致局面失控,完不成教学计划,教师控制不了教学过程;学生提出的各种离奇古怪的问题会使教师遭遇尴尬。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的最大特色和可贵之处在于课堂的开放度比较大,教师预设空间与实际空间相结合,预设教学目标与现场生成目标相结合,群体参与与个体参与相结合,知识传承与探究性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绝大多数教师经过长期磨练,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比较强,许多教师放得开收得拢,表现很从容,这是非常难得的。绝大多数学生经过长期锻炼,不仅具有自主参与的强烈愿望,而且程度不同地具有了自主参与的能力,这也是非常难得的。许多同学在课堂上从容地发问,比较流畅地表达,与同伴互相争论问题,补充同伴的意见,纠正同伴的错误。富有新意的观点,富有创意的课本剧编排和表演,多种形式的展示,都不是临时做秀、突击所能做到的,这是孩子们在长期的自主参与中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在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中受用不尽。

                                     (山东省教科所研究员 陈培瑞)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