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文 > 【尚金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尚金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8年12月07日 11:50:07 访问量:200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词源于《诗小雅鹤鸣》,表面的意思是说,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喻指他人的做法或意见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我想以这个词,作为我对北师大实验小学的送教帮扶所学的理解。

             抓住兴趣的“小辫”

兴趣的培养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艳秋老师的英语课让学生通过学唱一些歌谣,在明快的、有力的节奏中感受英语的魅力,通过动画演示更能调动多感官一起学习,将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可爱、活灵活现,让学生在边表演边学习中得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都不行,再利用节日里上台表演的机会将所学英语歌谣表演给大家看,培养了自信的同时提升了兴趣。

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快乐,而一直支持我们快乐学习的支柱就是兴趣了,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也可以看出兴趣在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了。作为一个教师,紧紧抓住兴趣的培养,就相当于抓住了教学成功的“辫子”牵一发而动全身!

                寻找实践的良机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凸显学习学生的主体。尹老师提到数学实践活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目标,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游戏,雪花插片、魔方等我们的孩子也经常玩儿,但是没有玩出创意、新意,没有玩出数学学习的兴趣,老是就课本教课本,原来游戏中也有这么多的道道,看来教师应该真正成为教育的有心人,不断思考,挖掘整合才能做到将平凡的事变得不平凡!

王艳梅老师《学做手工书》也体现了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践这一点,学做手工书是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将简单的句子、词语应用于故事的编写之中,既发挥了想象力,又对已有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故事中配的插图更考验学生对美术的感知和应用,对色彩的整体把握、布局的协调,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考验,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思想,不仅如此还得家长进行配合,需要完成准备工作、设计、最终成书,有效的实现了家校共育,而不是将学校放在孤立的位置。 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多给学生寻找、创造、提供应用的机会,才能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提升内在的素养

通过听贾主任的课和讲座让我一个理科老师深深的被语文所吸引,让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认识,什么叫大语文观,如何将课本教厚,而后由厚到薄,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但提升了语文素养,而且对其他方面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培养,扩大了语文的内涵与外延,贾老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体现了将课本教厚的过程,除了对文本中的字词句段反复的读、体会之外,还引进了“挽联”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本身的词义,而且引中外名人对鲁迅先生悼念的挽联内容,提升了“先生”的形象,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不知不觉间使课本厚了起来,至于如何让课本薄起来,可能就是真正能将课本中的精华提炼出来,转化成一种素养吧!

“核心素养”一词,对于只顾低头拉车的我们显得高大上而神秘,似乎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但是想用一个公式将其诠释的清楚、明白、透彻又是那么难,百度解释“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我想通过北师大几位专家老师的示范课,专题讲座时见一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后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从而将知识内化提升这就是一种素养的提升!

一天半的学习,收获多多,受益匪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升吧!

编辑:蒋仕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