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课改文摘】改善学习生态 提升生命质量

【课改文摘】改善学习生态 提升生命质量

2011年03月15日 07:52:05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683

改善学习生态 提升生命质量

   来源:中国教师报    田保华
 
 
 
 
 

所谓学习生态,就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与氛围,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教师、家长的角色与关系,以及他们与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的关系。在诸多关系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最和谐灵动的一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的一种文化特征,它集中反映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既决定着教师和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质量,又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决定着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也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时下,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导致师生关系扭曲和变异的,既有社会的原因,又有学校的原因,还有家庭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学校;就学校而言,既有教师的原因,又有学生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教师;就教师而言,既有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因,又有教师能力与水平的原因;既有教师教育观念的原因,又有教师心态的原因。真正“道德缺失”的教师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教师都存在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调整心态、提高水平的问题。

 

教人做人,使人向善,使人向上,既是教育的道德目的,又是教育的道德标准。让学生不恨同学、不恨老师、不恨学校,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道德要求。改善师生关系,满足这一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主要责任在教师。

 

第一,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人”,把孩子当成孩子,满足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这是作为师者、传道者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这就需要教师调整好心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对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教师不能给孩子一种“伤害”的爱,而应该给孩子一种“安全、温馨”的爱。要让孩子心里有阳光,教师心里首先应该有阳光。

 

第二,回归教学的纯真,改善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和感受。回归教学的纯真,就是“让教学回家”,回到符合规律的路上,还教学的本来面目,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主权。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能力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是最大的课堂道德。改革和创新课堂,重建教与学的关系,改善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和感受,把学生从“苦海”中拯救出来,是改善师生关系的第一要务。因为这既是教师的课堂能力、课堂艺术、课堂智慧和人格魅力的集中展现,又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

 

第三,展现人格魅力,用高尚道德引领学生生活。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因此,教育应该回归学生的心灵深处。正所谓“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养心,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决定一个人品位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怀和内涵;而影响一个人胸怀和内涵的,则是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阅读是一项贯穿人生始终的生命化实践活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增进知识,更在于提升精神境界和生活品质。因此,作为教师,一是既要自己读书以提高修养,又要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和学生一起去为那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而感动。二是要把自己修炼成一部值得学生一生阅读的、能让学生感动的、能为学生提供心灵营养的“圣贤之书”。用教师高尚的道德引领学生的生活,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成长,让校园的空气洋溢着激情与温暖,让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得以延续与发展。

 

教育是一种力量,它能直击我们的心智。寻求这种力量,运用这种力量,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的人,就是教师。

 

教育有一种责任,它应该让师生共同成长。知晓这种责任,完成这种责任,在实现“心灵”交换的同时,能让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得以延续与发展的,就是学校。

 

在我们的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感受到这种力量,体验到这种责任。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尽快完成教师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重构起“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创造这种力量,担负起这种责任。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生命质量、生命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