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阅读教学新思维

阅读教学新思维

2016年06月02日 10:02:10 访问量:4671


性质与地位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

这段话科学而又简明地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阅读性质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古往今来有无数关于阅读、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说不尽的好处。可是,中小学的阅读,却被局限于只是为了掌握一些知识点,形成阅读能力,因而阅读的材料也只是为了证明知识点或能力点的例子,形成阅读能力的途径也被误认为是琐细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

《语文课程标准》力纠时弊,强调了阅读的重要作用。

——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

——阅读能够沟通人与人类的心灵,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陶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养和品位。

——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其实,阅读也是生命活动,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正如萨特说的那样:“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人们正是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着精神的生活。

这样的阅读教学就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

二、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围绕这一目标,总目标又从阅读方法、日常的书报杂志阅读、文学作品阅读、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等方面做了要求。阶段目标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有所区别,但主要从十一个方面来安排。

1.朗读、默读、诵读。主要是技能性要求,同时也有过程性要求。

——朗读的主要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默读的主要目标是:学会默读,养成习惯,具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有量化要求)。

——诵读主要强调诵读的过程,诵读中的体验、领悟和积累。

2.精读、略读和浏览。这是对阅读方法的要求。

——精读目标又分解为阅读与理解等多个方面。

——略读定位于“粗知文字大意”的快速阅读。

——浏览定位于“查找、收集信息”。

3.词语教学。主要安排在1-6年级。从积累与理解两个方面提出要求。

4.阅读与理解的一般要求。从感受、分析、理解、评价几个方面突出阅读主体的地位,突出体验性、过程性目标。从“体会”、“揣摩”、“领悟”、“讨论和交流”、“体味”、“推敲”、“共同讨论”等用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标准的指向性。

5.文学作品的阅读。突出强调了审美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而不是引导学生用手术刀去解剖作品。

6.科技作品阅读。除了一般的阅读要求之外,还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7.说明文、议论文等实用文体的阅读。对文体一般特点、概括、分析、判断等方面提出适当要求。

8.文言诗文的阅读。古代诗词的阅读,主要强调诵读和积累。在7-9年级提出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9.积累与课外阅读。提出积累词语、成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优秀诗文的要求,并分学段提出积累优秀诗文的量化标准九年共240篇(段)。提出课外阅读总量九年405万字,并对课外阅读的方法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对课外读物提出建议。

10.语文知识的教学。除渗透在上述条目中而外,还专门就标点符号、语法修辞知识、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知识、文化常识等提出要求。

11.对工具书、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的利用,以及信息的处理,也提出了适当的目标。

三、阅读与文化建构

不管你重视不重视,阅读总归会在人们心中留下些什么,至于留下的这些是否健康、是否有质量,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中小学阅读教学,总应该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些有意义的东西。孩子们一点一滴积累的这些有意义的东西,就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化。

因为是在启蒙教育阶段,所以更应该重视阅读的内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认识都可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对文化建构问题的重视是共同的,对价值导向的重视也是共同的。我们应该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应该读什么长大?”

因此,可以这样说,当好中小学生的“营养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为学生的立身安命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语文课程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学生的文化建构的问题。

1.教材的课文

教材的课文篇数有限,却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应非常重视课文的构成。从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角度看,教材的课文应“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文质兼美,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那种形式华美而内容空洞、或者内容健康而文笔欠佳的作品都不宜作为课文。

典范性,突出强调经典、精品、规范、示范,要让孩子读到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让他们读到上乘的作品,读到大师级的作品。

文化内涵,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每篇课文都要有一定的蕴涵和深度。我们常说,含咀英华,而阅读材料本身应该含有英华,才经得起吟咏品味。二是从整体上看,课文的组成要从思想的、社会的、审美的、科学的等多个维度来考虑课文的总体的文化构成,使课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时代气息,主要是指“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品能够跨越时空,具有永久的魅力。同时,也有许多作品离开当今社会太远,不能让当今青少年接受,也不利于学生建构时代需要的文化。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时代的眼光来观照,选择符合时代特点、具有时代意识的课文,让学生接受现代文明、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

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学生建构文化应该是五彩缤纷的多元文化,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文化。

2.课外阅读

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建议,代表了《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化积累与文化建构的引导。

广泛性,是“建议”的主要取向,“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不但包括文学作品,而且包括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即就文学作品而言,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应进入阅读的视野,体裁风格也应是多样的,既有童话、寓言、故事,也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

应引导、鼓励学生扩大阅读的面,广泛涉猎书籍报刊,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类读物,阅读推荐作品和自己喜欢的作品,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提倡读整本的书,鼓励上网浏览。广采博闻,开阔视野。

阅读应有量的保证。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读书总是多多益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量的要求,只是最低水平,如果天天看报,一个月看一本杂志,一个假期看两三本书,也应大大超过这一标准。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学生的阅读量过小,一方面学生没有时间看书,一方面学校图书馆资源不足。正如林语堂所说的那样:所读非书(只是读文学概论,史学概论之类,没有读原著),无书可读(图书馆资源不足),不许读书(从早到晚做练习没有时间读书),读不好书(只是揣摩老师的标准解读,不能自由阅读和思考)。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只在几篇课文里分析来训练去,怎么能提高阅读能力呢?

在突出广泛性的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重点推荐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这也体现了对文化建构的愿望。不管到哪一天,经典都是要推荐给学生读的,当然这并不妨碍学生自由阅读的权利。恰恰是在鼓励学生自由阅读的时候,也应该培养学生阅读一流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品位和趣味。西方国家母语课程标准也往往会列出学生阅读作品的清单。作品清单中涉及到的作品也都是以文学名著为主。青春珍贵,重要是多读,多读优秀作品。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