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红色教育润泽心灵 高效课堂扬帆远航

红色教育润泽心灵 高效课堂扬帆远航

2015年07月25日 12:51:30 访问量:6432

红色教育润泽心灵  高效课堂扬帆远航

——列宁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本期,学校始终坚持以“传承南梁奋斗精神,铸造红色教育品牌”为目标,追溯历史渊源,盘点历史积淀,把牢“红色教育和“课程改革两大抓手;巧妙嫁接,有机融合新教育“十大行动”,积极构建教育特色。拓展了师生发展空间,彰显了办学内涵。

一、加强党建强化师德

   1.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六五”普法内容作为规定内容,采取专题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落实笔记摘记心得体会撰写,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知识竞赛、观看专题片等丰富学习形式,升华境界,净化思想。通过中央“八项规定”、省“十条”、市县相关规定等内容学习和中纪委警示案例的通报,教育广大教师廉洁从教,弘扬正气。学校被确定为省级“六五”普法示范点。

2.以“三严三实活动为契机,加强党建工作。举行《党章》专题学习,净化党员思想,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纳新党员2名,严格党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生活质量。举行专题讲座、我的教育故事论坛、师德标兵、教学能手评选、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继承和谐、奉献、合作的优良传统,巩固从教信念。大力营造“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杜绝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发生。从“求真”开始,在追寻“按规律办事”、“守住师德底线”、“拥有尊严”的道路上实现了“品教”双馨。学校被确定为甘肃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

3.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广泛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举行党风廉政“两个责任”主体》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考试、组织收看柴生芳事迹报告视频等活动,开展“听民声、求诤言、问良策”活动,重点解决“四风”问题,宣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廉洁务实。加强经费、基建等重大项目的管理力度,深化党务、政务、校务、财务公开,全面推进“阳光治校”。

    二、精细管理,引航铸基

1、加强班子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在管理上坚持“激活、凝聚、做实做强”的原则,实行分部管理,赋权经营,降低管理重心,把牢教务、政教、总务三条主线,让班子动起来“向远处看,在前面借鉴名校成功经验,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制定出台《列宁学校章程》落实“凡好必奖、凡有进步必奖”的激励制度让教师真正动起来“积极改革,大胆创新”。实行班子成员包级联组制;即包一个年级组,联系一个教研组,至少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担任好四个角色:安排(思路要清晰)、督促(措施要得力)、指导(重点看进步)、考核(结果要透明)。有深度地关注两个品牌打造和改革动向保持工作的最优状态和最佳活力。

2、严格财务制度,提升服务质量

财务管理,坚持量力而行、预算开支、定期公布、公开透明,保重点、保运转、保基本支出,坚决杜绝超范围、超计划开支,防止了举债运行保证了设施设备的添置、维护,“建”“管”“用”水平。难寄宿生补助费、营养餐专用资金开支合理,兑付及时、准确、足额。后勤服务凸显了“公益性”服务性

3、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采取社会捐资、项目支持、学校自筹等方式大力办学改善条件。一是积极争取改薄项目资金落实了学校改扩建项目工程。二是积极筹措经费完成了两院窑洞刷白、窑顶处理、更换了教师办公灯具。三是发挥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益,落实了绿化苗木补植,更换校园路灯两盏;四是接受西促会捐赠营养米2吨、团市委捐赠学习用品价值80000余元,耿彪之孙捐赠电脑两台,使学生人人沐浴党的温暖,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红色教育,润泽生命

    1、开展主题活动,陶冶师生情操。

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以德育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实行德育教育每月一事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并参加了梦起南梁、世界环境日等公益活动,组织全师生收看开学第一课第七届少代会视频,教育学生从做起,修复“诚信”,立志有为,学会感恩,奉献爱心坚持举办书画展评、游艺、文艺汇演活动,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举行红歌赛、红色故事演讲赛等活动,传承历史,洗礼思想;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举行“背、讲、写”经典竞赛活动,第二届汉字书写大赛、“书香伴我过假期”师生经典诵读活动,增强底蕴,丰盈品质;实行“弯腰工程”,要求学生主动捡拾垃圾,见人问好,开展“十星级”学生评选、美德少年评选奖励活动新生入学教育、内务整理比赛等活动,强化行为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

2、完善德育管理,推动全员育人。

落实“教师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家访、谈话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分级组召开家长会把家长请进校园参与办学。一是把家校联动作为德育教育的突破口,变德育工作“家长监督”为“学校监督”。定期家访,邀请家长回校商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不定期向家长开放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家长听课、看孩子作业、看孩子习惯,明确教育方向,形成教育活力。二是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重大事宜提交家长委员会决定,组织实施;重大节庆活动、表彰奖励会邀请家长委员会参加;校园维修、周边环境治理由家长委员会协调;家长动起来了,孩子也动的更长效、更扎实。 

3、红色教育,为学生精神打底

学校立足心灵净化,着眼品质内化,实施“1410”红色教育工程,坚持实施“十个一”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开设我是家乡小导游校本课程,让学生解说校园文化体系,组织学生阅读习主席来信,参观校史展室,瞻仰景文雕像、景文楼碑记;更新红领巾广播站栏目解读“思齐苑”“将军苑”、“景文楼”“宏志班”命名含义,让学生体会红色教育的无穷魅力,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举办红色故事演讲赛、主题班队会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刘芳秀作为庆阳唯一学生代表赴京参加第七次全国少代会、卢艳被评为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员、张海丽被评为庆阳市好少年,常娜娜、邵彩茹等5名同学荣获市县美德好少年荣誉奖励,红色教育“春风终化雨,润物细无声”。

4、红色文化为育人底蕴增辉

   以“红色”为主题,制作了“传承篇、历史篇、励志篇、乡土篇、经典篇、孝道篇、情趣篇”七个篇章系列文化墙,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学校始终坚持“满足教学需求,支撑课程改革,深化环境熏陶,彰显办学特色”的思路,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优化学校网站,日访问量600人次以上,点击率近500万人次。规范升国旗仪式,更新“红领巾广播站”栏目,大力宣传学校办学特色、校园先进事迹,畅通信息渠道,为学校工作的开展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其中红色教育作为全国典范先后被中央、省市等电视台专题多次报道,阳光体育大课间作为典范被搜狐、网易、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人民日报、甘肃日报、中国体育报等报刊专题图文报道累计百余次承担各类市级以上大型活动30多次,接待各级媒体记者100余人次,接待调研、检查、参观团队万余人次,与市内外20多所学校实现交流互访,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结为手拉手共建单位,积极宣传学校办学思想,提升学校知名度。

   四、高效课堂,奠基人生

   1、致力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的引领下,全面实施新教育实验,积极探寻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方法和途径,坚持探索“135”模式课堂改革,取消了教案,实行导学案,建立了校本资源库,收录教师自己的课件、导学案、课堂实录等备课资源一整套,连接了国家资源、网校资源、华池教育资源,供教师备课借鉴。取消了语文、政、史、地、生、科学等课外作业,实行单元作业,试行活页作业,改革了周记形式,实行间周周记,改革了艺术教育形式,制定了艺术教育规划,分学段、分年级落实,建立了相关资源库。有效保障学生课堂交流展示的权利,偿还课后自主发展的时间,强势推进课堂结构和备课方式的改革。开展多层次的“高效课堂”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增强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教学的能力,努力创新“135”模式高效课堂特色。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展示、教师地直观点评,师生和谐的激情场面已成常态彰显出了快乐、和谐、阳光自信的活力,实现了减负与高效的双赢。

2、强化校本研究,建设卓越课程

    学校以“关注教师发展,聚焦课堂效率”为方向,以“激扬生命、激活能力、激越成长”为目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实施草根行动研究模式,坚持以研促教,以研促改,力争使全体教师成为有思想、有风格、有方法的教师

大力开展与红色教育课程改革相关的实用性课题研究,真正让课题扎根于课堂,服务于师生,破解红色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难题制定了《列宁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方案》,规范了校本课程建设。创新艺术教育工作,把红办规定的红色歌曲、红歌校本课程等纳入音乐教学规划;把书法、绘画、剪纸刺绣纳入美术教学规划,把足球、刀、棍、剑、太极扇、南梁腰鼓纳入体育教学规划,形成系统的艺术教学体系。以“构建卓越课程”为理念,积极挖掘办学积淀和地域特色,不断拓展四中校本教材体系,编印《千秋星火耀童心》校本教材1600册。制定了《列宁学艺术教育改革方案》开设校本课程六大类27种,成立训练队8个,全部编入活动类课表,选修课时间学生按照课表到不同的教室上课,与不同的同学交流,通过走班选课,落实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真正尊重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权,有效避免了教师资源短缺带来的矛盾。庆六一文艺汇演、社团活动展示等活动,深受社会好评,红歌队荣获庆阳市文艺汇演二等奖,边馨雨、段鹏飞等同学的书法、绘画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县展评入选并获奖,呈现出了“小荷初露尖尖角”的良好态势。张改琴书画作品展评及互动活动七一前后将在我校举行,聘请安塞腰鼓教练张占军教练团来校进行了腰鼓普及教学,从构建卓越课程入手,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

3、抓实教学常规,完善过程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加强常规环节检查管理,举行百科知识实验技能等竞赛,激发学生兴趣,拓宽知识视野。实行质量分层把关制,即政教处、班主任把思想关,端正态度;教师把知识关,答疑解惑;教研组把学科关,抓好薄弱学科帮扶;年级组把整体关,抓好月考和薄弱班级帮扶工作;教务处把考查关,确保协调均衡发展。实行年级组、教研组、教师、学生四级质量分析制度,坚持一月一次学情分析会,表彰先进,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帮扶提高,加大质量督查、调控力度,牢固树立细节取胜的思想,狠抓控辍保学、培优补差、学生前途理想教育,紧盯合格率、踩线生等夺金点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两基”指标水平。

4做实体艺生科2+1+1+1项目,发展学生素质

足球、刀术、棍术剑术、跳绳、毽子、呼啦圈、太极扇等传统项目为主,落实体艺活动一级一特色,丰富了大课间内容,全面推行了兔子舞、太极扇、足球,创新了大课间形式,保证学生体育锻炼。举行体育运动会、拔河、跳绳、踢毽子等传统项目比赛,强化了学生体能训练;举行了书画展评、文艺汇演活动,尝试培育体艺特色。借助学校乡村少年宫,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了课内与课外、学期内与节假日、校内与校外、少年宫与留守儿童之家活动相结合的格局,拓展素质教育空间,丰富了特色教育内涵。

5、尝试多元评价,鼓励学生特长发展

多样化的课程,必然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用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用展示性终结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查找问题,为改进教学提供服务。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尝试把过程性评价和展示性评价结合起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不同角度发展信息,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提供服务。

    五、队伍建设,发展夯基

学校坚持“海纳百川,合作共赢”的学习姿态,“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加强校际交流。与北京师范大学结为共建校,高位嫁接教育思想;与北京望京实验学校、周恩来红军小学结为合作校;与东方红小学、环县三中等多家兄弟学校实现互动交流,吸纳先进经验;邀请段天喜名师工作室来校互动引领,对外“引强入校”,对内“同课异构”,形成“造峰填谷”的双赢局面。教师培养重要坚持“四个工程”:

1、实行名师引领工程成立了列宁学校名师工作室,聘请校外段天喜、王林栓、张占军分别担任导师,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举行教研组长示范课、骨干教师引领课等课例研究活动教师教学基本功、录像课竞赛活动,全方位引领,和谐共进,逐步打造学有专长、教有风格、研有建树、师德有魅力的教师队伍。

2、推行课堂打磨工程坚持以课堂主阵地主抓课”:研讨课、展示课、出师课“推门听课”“每周一课”,实行推门听课、走动听课、随机点课,掌握常态,确保效果实行全校教师逐人打磨过关、单兵教练制度,举行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视频录制活动,录像课视频观看、评议活动,“同课异构”活动,名师送教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活动。

3、实施青蓝结队工程。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行师徒结对、校本培训、政策扶持、集体备课、跟班听课、教学交流、师徒研修等途径循环跟进,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感受,在困难中提高、在挫折中益智,在合作中发展,缩短青年教师的适应期,早日跨进骨干行列。

4、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坚持落实“十个一”业务自训活动,借力协作院校,为教师外出培训创造机会,积极组织参加国培计划、网络研修,先后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累计30多人次;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教育理念鼓励发表论文促进教学风格形成,力促教师成才成名。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实行周例会教师论坛制、反思博文制,定期举行教学能手评选、教学技能比赛、教育故事、德育论坛等活动。实行工作约谈制度,以谈话建立感情、给教师鼓励和认可、指引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改实验》每周编辑出刊1期、校报《星火》每月1期、校刊《景文》每期2期,选登优秀作品,并上传校园网站,建立了教师博客群,实现了博客人人通,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使教师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寻求改进的方法,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安全管理,保障底线

“和谐校园,平安为首”,加强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发挥校警、校园监控系统的作用,实现了平安校园新提升。一是建立安全长效机制。落实了《学生安全管理一日流程》《路队护送制度》安全排查、上报、整改制度安全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完善了安全管理体系,畅通了安全信息报送渠道,及时掌握安全动态二是关爱心理健康。以学生读物、谈话、家访等学生活动为载体,利用讲座实行心理辅导,培育学生自尊自爱、乐观进取的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实行安全教育进课表、入课堂,举行安全法制教育讲座、安全演练、印发安全教育宣传学习资料致家长一封信,强化安全意识。借助安全教育平台,学习安全常识。坚持事事“事前有预案、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检查”,把安全贯穿始终,有效防止了意外事故发生。四是严把食品原料进口关、索证关、卫生关、登记关、食品保管储存关、从业人员体检关,实行了原料定点采购、饭菜72小时留样、定期消毒制度,消除了食品卫生安全隐患,落实了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坚持营养餐“安全、等值、营养”的原则,采取加工供应方式,逐步规范了操作程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有平凉市教育局、宁县教育局等单位前来考察学习。

回顾过去,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德育示范校”、“庆阳市文明单位”、“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校”、“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15个;教师获县级以上奖励30多项,论文获奖11篇,发表8篇;学生获县级以上奖励20多人次。

展望未来,特色建设、课程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教师培养任重道远,艺术教育改革刚刚起步,红色传承还需创新,我们将坚持探索前行,让红色教育旗帜高高飘扬,高效课堂品牌更加闪亮!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