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活动 > 十八大与十七大关于教育的阐述发生了哪些变化

十八大与十七大关于教育的阐述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2年12月19日 10:06:11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780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十八大报告。与党的十七大报告相比,两次党的代表大会,关于教育的阐述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个变化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新期待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迫切需要。

   1.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十八大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七大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十八大报告“人民”一词被提及145次,对教育目标的要求,从国家的需要落脚于人民的需要,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为邦本。

   2.关于教育地位和作用。十八大认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七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十八大除了继承十七大教育对民族振兴的作用外,更是从社会进步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基于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两次代表大会都强调教育要优先发展。

   3.关于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两次大会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把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明确任务。特别是对高等教育,适应从规模扩张时代的结束,明确提出内涵发展的要求。

   4.关于教育公平。两次大会都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公平,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石。基于城乡差别、区域差别、校际差别,两次大会都重视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的教育和特殊教育,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对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十七大提出要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十八大则去掉了义务二字,包含了所有的教育,体现了党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关心。

   5.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两次大会都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十七大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非常关切,而十八大则是提出了师德建设的要求,对教师师德问题开始关切,希望教师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附:

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的阐述:

   1.对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教育的地位: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3.对教育的要求: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实现目标的措施: (1)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2)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3)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阐述:

   1.对发展教育的总目标: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教育的地位: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3.对教育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4.实现目标的措施: (1)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5)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