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质与地位
从2000年修订大纲开始,小学、初中、高中都不再分“听”、“说”提出教学目标,而是统一称为“口语交际”,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整合了以前的“听”与“说”,其功能又超过了“听”与“说”,它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从“口语交际”的角度提要求,涵盖面更广,体现了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性质,有利于增强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能力。这样做,进一步强化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有利于突破严密的学科体系,有利于改变把“听”、“说”能力分解为过细的能力点进行训练的做法。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是互为主客体的对话关系。“口语交际”可以比“听”、“说”更多地体现“对象”意识,提示更多地注意交际过程中的情意态度方面的要求,注意到交际中的文明素养。这种文明素养集中表现为文明的态度和文明的语言。这也正是学校口语交际教育与日常生活中口语习得的重要区别。
“口语交际”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听说能力也只有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
口语交际与写作一样,都是表达和交流。但是,口语交际比写作更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也没有书面表达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口语交际语言与书面表达不同,它是口语化的,神态、语态也成为辅助的语言。因而,口语交际有可能比书面交际更富有亲切感。
二、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在第四章已有所阐述,阶段目标根据不同年段实际情况拟订。阶段目标也考虑到同一阶段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这些目标总起来看大致涉及到九个方面。
——情感与态度。主要强调了积极参与,有自信心,自然大方,讲礼貌,尊重、理解对方,认真、耐心、专注地倾听,虚心请教,文明得体,说话负责,以理服人等等。
——用语规范。要求讲普通话,用普通话交谈,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用语文明。要求在交际过程中抵制不文明语言,注意语言美。
——文风端正。负责地表达自己观点,说话有根据。
——学会倾听。听人讲话要认真耐心,要能了解把握主要内容,逐步做到“抓住要点”,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语言有修养。要求逐步做到完整准确,清楚明白,具体生动,语气语调适当。这里实际上也涉及到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的问题。
——表达有章法。要求逐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
——交流和应对。逐步做到能顺利地进行日常交流,并能在交流中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即席讲话和演讲。逐步做到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而且要求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即席讲话需要有良好的听说读写的基础,演讲属于艺术性的表达,所以都安排在初中阶段。
三、教学策略
1.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儿童感兴趣的话题,营造一种口头交际的氛围,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比如:
小学低年段可以围绕礼貌用语、口头用语(打电话、问路、购物、去医院、去邮局)等创设一些交际情境,可以运用讲故事、传悄悄话、复述、扮演角色等形式。
小学中高年级可以采用讲故事、编故事、讲述见闻、访问、介绍、解说、说体会、讨论,演课本剧、自由交谈等形式。
初中阶段可以采用讲述见闻、复述、转述、访问、交谈、采访、介绍、讨论、辩论、即席讲话、主题演讲,演话剧等形式。
可以创造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模拟的或者实际的活动。比如,当小导游、当小记者、节目主持人、模拟新闻发布会等等。相信孩子们对这些是会很有兴趣的。
2.不必过多地传授口头交际知识,可以介绍一些生动的案例,如:著名的演讲词、著名电视栏目的节目等等,启发学生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有人为了启发学生会婉转拒绝,介绍了一个案例: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在海军任要职。一天,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一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对方答:“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说,“我也能。”
然后,设计两道题,让学生练习:
? 今天晚上全家要为爸爸过50岁生日。你的一位同学却邀请你去看足球赛,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才能不伤害与这位同学的感情?
? 一位同学想利用父亲出差的机会随父去泰山游玩,向班主任请假。如果你是班主任,如何拒绝他,才能使他心悦诚服?
相信这样的设计会对学生很有启发,学生也会更积极地参与这样的交际活动。
3.大量的口头交际的情境和内容,可围绕具体可感、有形象、有情节的内容展开,如讲述故事、见闻等等,让学生有话可说。
4.重视各科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机会,也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参加这些实际的活动,鼓励学生在各种场合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重视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交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一些完整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模仿;可以创设有趣的未完成的情境,作为引子,引导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可以再现风景、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描述、评论、讨论等等。
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一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学会“解释”。
一、谈话导入话题:
(上课前话筒出现故障。)非常抱歉,因为无线话筒没有调好,老师上课迟到了,同学们能接受我的歉意吗?
(生接受后。)谢谢同学们!老师刚才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工作上的失误,是怎样取得你们的谅解的呢?
(生:真诚的解释。)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时会因一些客观情况导致失误,有时会因对事物的不同看法而产生分歧,还有时甚至因对方不明情况而被误解,这时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解释。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有关解释的话题。
(板书:学会解释。)
二、模拟交际
(一)情境一:因客观原因而造成一些失误。解释时态度诚恳,言行得体,赢得谅解。
1.(看录像)小英迟到了,违反了学校作息制度,可事出有因,面对这种情况,假如你是小英,会怎么解释?
2.小组讨论。
3.请三位同学当场表演,要求一位同学在课堂上解释,一位同学在下课后解释,一位同学到办公室解释。
4.学生评价。
5.总结:当我们因客观原因造成一些失误时,可以根据场合适当解释,解释时态度诚恳,言行得体,这样一定会赢得对方谅解。
(二)情境二:与对方意见分歧。解释时尊重对方,以理服人,学会沟通。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看法,意见产生分歧,小明和爸爸在对待课外读物的问题上,就有不同看法。
(看录像)此时,小明该如何解释,与爸爸作好沟通?
2.请同桌合作演演。
3.请两组学生表演。
4.学生讨论评价。(主要从语言上进行评价,语言要有说服力。)
5.总结:当与对方产生分歧时,首先要尊重对方,以理服人,学会沟通。
(三)情境三:被人误解。解释时心平气和,有礼有节。
1.(看录像)小玲明明是好意,却被人误解。不知同学们碰到类似的事没有,假如你是她,该怎样解释?下面老师充当一下这位不明事由的妈妈,哪位同学能来演一演小玲,把误会解释清楚。
2.老师设计三次责难:(1)好好的干嘛推倒我家宝宝?(2)不是你推的你怎么会起劲扶他?(3)那我应该感谢你啦?
3.以采访的形式请解释成功的同学谈谈体会。
4.总结:面对对方不明真相的指责,我们首先要保持心平气和,语言真诚,另外讲话要不亢不卑,有礼有节,这都是解释成功的关键。
5.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事情也是千变万化的,在生活中也有些事情很难解释清楚。前两天我们班两位同学因文具盒被打翻的事发生争执,被打翻文具盒的小芳同学说有人证明是王刚同学碰翻的,王刚又有证明中午去图书馆了。这时王刚解释不清,你说该怎么办?(适当忍让,以诚相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
三、让学生在反思中总结
(一)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结束前,总会请嘉宾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观点,今天老师也想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观点。
(二)学生总结。
(三)最后,老师也用一句话来作为今天这节课的结束语:语言魅力无穷,真诚的话语,犹如一缕春风,能融化心中的坚冰,化干戈为玉帛,学好语言,用好语言,您将终生受益。
老师巧妙地利用课堂中发生的意外,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了一种自然和谐的交际氛围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三种不同的交际情境,综合运用了看录像、表演、采访、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交际情景中悟得有关“解释”的交际方法,学会解释。口语交际课堂上老师自然、亲切、真诚的语言,也会给以学生无形的影响。这样的课不是老师讲讲口语交际知识,学生不着边际地练习练习,而是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充满了创造和智慧。
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设计的“打”电话,对我们也很有启发。这堂课是要小朋友学习打电话祝贺好朋友小亮生日快乐。在分析了教材、学生之后,这位老师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了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知道怎样打电话,在情境中培养学生打电话的能力;
2.通过相互探讨,使学生明白打电话向好朋友祝贺时,要用热情礼貌的语言,话语简洁,开口问好,结尾说再见,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3.通过打电话的模拟表演,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人际交往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是双向或多向互动的过程,口语交际就是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让学生在双向互动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利用语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一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规范。教师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因此在学生说话、交际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表意不明时,教师要以敏锐的观察力,迅速、准确地指出问题所在,上出口语交际课的“语言味道”,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一、设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老师今天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的一个好朋友的生日。我正在想怎么庆祝她的生日呢!大家能帮我出个主意吗?
2.师:小朋友们说的好方法我差不多都用过了。只有——打电话,没用过。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打电话。
3.引人交际内容:假如今天是你的好朋友小亮的生日,你怎样打电话祝他生日快乐?
二、练习交际,培养能力
(—)练习“怎样拨打电话”
1.请打过电话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打电话”的。
2.小结:当我们想打电话时,只要先拿起听筒,然后按下你想拨的号码就可以了。
(二)模拟角色,训练口语
过渡:电话拨通了,我们对小亮说些什么呢?小亮又该怎么说呢?
1.请各小组展开讨论。
2.各小组推荐代表,模拟角色打电话。
3.师生共同评点。
4.两个一组,互换角色再说。
〔三〕体验角龟,进入生活
1.班里有你的好朋友吗?下面你可以找到你的好朋友,如果今天就是他的生日,你通过电话向他祝贺。(学生找好朋友打电话祝贺生日,音乐伴奏)
2.老师巡视,和学生共同参与,发现特别好的就请他们表演给大家听听。(鼓掌欢迎)
3.评一评:他们好在哪里?
(以上参见邹青芳:《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见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新课程的实践与创新》)
这堂课,教师精心组织和设计,创设了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打电话的热情。自主合作的学习与师生平等对话,使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小组学习、大组交流等组织形式,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善于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抓住生活中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组织讨论、演讲、辩论等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真实的情感和参与的热情。初中口语交际课“大家都来关心西部大开发”,就是比较成功的尝试。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材料。
2.学生分小组进行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调查。
3.创造性地布置口语交际课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
4.西部美丽的风光录像带,如《新重庆鸟瞰》、《九寨风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渲染气氛。
1.放西部美丽的风光录像片(如《新重庆鸟瞰》、《九寨风光》、《美丽的青藏高原》、《西双版纳风光》等),并配以教师的激情解说。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准备谈自己的总体感受。
2.同学们看了这美丽的风光,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呢?请你来谈一谈好吗?
3.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看到西部美丽风光后的感受,激动、自豪之情流于言表。的确,我国西部山青水秀,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可是我们西部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还比较落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决定,为西部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都是西部儿女,你对西部了解多少呢?你对西部大开发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呢?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谈一谈西部大开发的问题,让我们都来关心西部大开发。(板书课题)
二、"可爱的西部" 信息交流会。
1.教师谈话引入:西部大开发,关系你我他。我们作为西部儿女,更应该了解西部,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西部大开发!据我所知,同学们已收集了许多与西部有关的资料,对我们美丽可爱的西部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可爱的西部"信息交流会。同学们可以交流跟西部有关的知识,也可以结合图片进行解说,还可以谈自己的感受。交流的同学注意态度大方,语句通顺连贯。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同学的交流。
2.同桌交流收集的信息。
3.分四人小组交流信息。
4.各小组选代表让讲台在全班交流。
5.学生交流的部分资料如下:
(1)我国西部的范围:川、渝、云、藏、陕、甘、宁、青、新十个省、市、自治区,面积约占全国的56%,人口只占全国的23%,生活在西部的民族有45个,以汉族为主。
(2)西部是我国的资源大宝库。已探明的矿藏136种,主要矿产资源总值约占全国的50%。藏量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及其他黑色和有色金属等,不仅具有相当的开发基础,而且极富开发潜力。水力资源相当丰富,可开发的水能占全国的81.4%。
(3)西部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前,堪称中国的"西部时代"。 西北的关中平原和西南的成都平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我国南北两个交相辉映的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4)我国西部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我国西部的落后现状,使西部开发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人才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对内对外开放问题、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等。但最根本的是人们的观念问题。
6.教师小结:
同学们经过同桌交流、分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许多同学一边展示自己收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一边解说,有的同学在交流时还配以恰当的体态语言。总之,这次"可爱的西部"信息交流会很成功。
7.过渡:重庆市是中国西部的特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又面临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重庆应该怎样做呢?我们都是重庆小公民,你能为重庆市的大开发想一想办法,出一出主意吗?
三、“我为重庆大开发献一计”金点子设计交流会。
1. 师:西部大开发,关系你我他。重庆大开发,大家想办法。“我为重庆大开发献一计”金点子设计交流会现在开始。希望同学们结合“可爱的西部”交流会和自己平时的观察思考,开动脑子,努力创新。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设计的点子最好,最有价值。
2.学生自己设计点子。
3.分四人组讨论。
4.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要求发言的同学围绕自己设计的点子,做两三分钟的发言,态度大方,语句比较通顺连贯。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做好评价准备。
5.同学们评价各小组的点子,从中选出金点子、银点子、铜点子各若干。
6.将同学们设计的金点子交到重庆市"西部大开发办公室"。
7.同学们设计的点子范围提示:
(1)科教兴渝战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适用型人才。
(2)城市化战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以主城区为核心,加强中小城市的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
(3)东西合作战略:东联西进,主动吸引外资和东部技术、资金、品牌进入重庆市场,共同推进重庆大开发。
(4)制度创新战略:完善直辖市体制,加快市场经济过的步伐。
(重庆市 杨长平)
这节口语交际课围绕“西部大开发”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精心设计了“可爱的西部”信息交流会和“我为重庆大开发献一计”金点子设计交流会,设计了多种交流方式,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口语交际成为同学们的实际需要。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水平,而且了解了许多有关西部的知识,欣赏了西部许多美丽的风光,还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
一、性质与地位
一般说来,综合性学习似乎不能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而且也不能作为教学目标,只能算是一种学习方式。可是《语文课程标准》却把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之一,这是基于这样一些认识。
——它是综合性课程。它沟通了听说读写,沟通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了课内课外,沟通了校内校外,沟通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是一种综合化了的课程。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它是生活化的课程。它开放了语文课程,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上走出来,走向了生活和家庭,走向了自然和社会,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它与传统的教学不同,每次学习的目标、过程、结果都是开放的。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会学到比课本上更多更珍贵的东西。
——它是经验性的课程。与阅读、写作等传统意义上学术课程不同,它是一种经验性课程。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人的经验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知识。综合性学习大多以“问题解决”和“活动探究”为载体。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阅历,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生成新的知识。学生情意态度方面的发展,组织、协调、合作等能力的发展,将会比在学术性课程中更为显著。也许这种课程让学生得到的大多是隐性的,不象知识性课程那样能有显著的收获,但常常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叹,而且经验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是终生受益的。
——它是个性化的课程。综合性学习不再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学习,也许每一个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会不一样,因为它是一种充满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题、探究、活动、创造与表现。
二、学习方式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要求,语文综合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1.问题—解决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1-2年级)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收集资料,共同讨论。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3-4年级)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于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6年级)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集资料,调查访问,互相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7-9年级)
“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一般都是围绕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这些问题应该由学生去发现,能提出问题也是一个能力。然后,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身边的,有自然的,有生活的,有社会的,有家庭的小事,也有学校、社区、国家的大事。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等方法去解决;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展示研究成果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2.观察—表达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2年级}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4年级)
这种学习方式主要安排在低中年段,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活动—探究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1-2年级)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4年级)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主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5-6年级)
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7-9年级)
语文活动中充满了探究,充满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这在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开展得很普遍。可以借鉴以往的这些课文活动方式,使语文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语文活动应逐步发展到由学生来自主组织,组织活动的过程也应成为学习语文的过程,如制订活动计划、学写活动总结等等。
三、组织与指导
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应突出自主、合作和探究。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活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
——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重视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倡导学生和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展综合学习活动。
参加新课程设计和实验的老师们有很多新颖的设计和创造。比如:
——根据动画故事的精彩片断,制作简单道具,进行表演。
——参观考察本地的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说出见闻和感受。
——展示、观摩自己的手工和图画作品,介绍作品和制作心得。
——参加社会用字的调查活动,展示调查结果。
——调查方音、方言、谚语、俗语。
——开展专题性阅读、收集各种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
——举办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小话剧表演等活动。
——组织书法比赛、展览活动。
——选编自己或别人的习作、装订成册,展示交流。
——组织郊游、参观访问(如博物馆、风景名胜、古迹等),写出参观访问记。
——调查并整理民俗风情、民间传说。
——调查考察并描述当地建设新貌。
——调查家庭改革开放前后的发展变化,用图文展示调查结果。
——调查当地劳模、企业家等名人,并为他们撰写传记。
——调查了解乡镇街道工厂发展史。
——组织字谜、成语等方面的文字游戏活动。
—— 调查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写出调查报告。
——探究各学科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收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举办研讨交流会。
——编辑学校社团活动,写出活动计划书。
——开展读书讨论、电影电视欣赏、文学创作等活动。
——给合适的报刊投稿。
——组织计算机文字编辑、版面设计比赛活动。
综合性学习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专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课题。有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父亲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他常常看到父亲到银行取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有了这样的疑问:银行不是造币机构,它的钱从何而来?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了研究方案,邀请了两位同学一起对“银行利润从那里来”进行研究。
研 究 方 案
采访提纲1(采访对象:银行一负责人)
1、银行属于哪种单位?
2、银行的客户分哪几种,分别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
3、银行的收入有哪些?开支有哪些?
4、银行会不会亏损、倒闭?
采访提纲2(采访对象:隔壁邻居)
1、你与银行打过交道吗?
2、银行能为你提供哪些服务?
3、银行为你提供的服务后获得什么收益?
采访提纲3(采访对象:父亲公司的财务科长)
1、银行为公司提供了哪些服务?
2、资金通过银行往来有什么好处?
3、银行为公司提供服务,获取哪些收益?
经过了多次采访,三位同学基本解开了自己心中的疑团,就把这次调查访问的结果制成一张表格,还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银行利润从哪里来?
我的观点:
银行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和无处不在的网点,吸纳储户,筹措资金,银行员工充分发挥其智慧,将资本充分的运作,赚取息差和汇差,通过中介服务,收取服务费。这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加强管理,降低运作成本,扩展业务,增加服务收入,合理调整存款结构,代理收缴各种行业规费,如电话费、水电费等,从中收取劳务费,同时吸纳资金。办理各种汇票,发行国债、债券的费用。开展咨询业务,收取信息费等,这也是银行利润的来源之一。
因此我的结论是:
1、贷款与存款之间的利息差。
2、代收费用(如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的手续费。
3、加强管理,降低动作成本。
4、汇率差。
5、积极的吸纳储户,及时放贷,加快资金运转。
以上几方面的总和减去银行运作的成本,即为银行的利润。
反思:
以前我觉得银行利润是从存户的钱里拿的,现在经过调查采访我知道了银行利润的产生还有一些知识和风险呢!我明白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象“银行利润是从储户的钱里拿的”那么简单,因而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了解,不要人云亦云。
“银行利润从哪里来”,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对自己感兴趣问题的探讨,不仅获得了相关的知识,而且提高了语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特别注重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学习、探究、交流的机会。有一位老师在组织学习学生课文《碧螺春》时,学生对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采茶一定要在早晨?炒茶要到“万家灯火”时?泡茶为何先倒开水再放茶叶?茶有哪些种类?……面对这一个个极具价值的探究性问题,老师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因势利导,提供了几本书以及几个网站,指导学生做好资料收集、整理与交流工作,完成简单的关于“茶文化”的探究性学习。
1.推荐有关书籍(陆羽的《茶经》、《茶的文化》、《茶与诗》等校图书馆内可以查找的书籍。)
2.上网查找有关茶的知识。
3.各组将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完成探究性课题,准备交流。
4.探究性课题交流
(1)各课题组展示课题研究材料。
(2)每组推选两名同学介绍本组研究课题。
(3)对话、交流研究收获与心得。
(4)提出新的探究课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作更深一步的研究。
a、茶的发展。
b、现代茶艺为何盛行。
c、茶与现代饮料的比较。
“茶文化” 这个综合性学习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探究、展示和交流的过程。这种完成探究性课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探究对象,自己主动探索研究,得出结论的过程,是一种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他们整理出的资料可能会缺乏严密的条理,形成的一些观点也可能显得稚嫩,但正是这种探究性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真正让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展示和交流是学习的延伸与拓展,是学生自我展示和获取更多信息的平台。对展示者来说,展示自己所做的课题,就是展现自我,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倾听者而言,则是获得信息的又一渠道。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展示者,又是倾听者。信息的双向交流,可以使每位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倍增。这种交流、展示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均有帮助,也是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实施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应该成为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跨学科的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下面这个短篇小说单元的跨学科学习的一览表,对我们很有启发。
文章 | 练习名称 | 练习内容简介 |
《秋天的眼泪》 | 艺术 | 根据课文第3段的描写,画一幅奥克村的图画。 |
《上尉和他的马》 | 跨学科活动 | 从百科全书或其他参考资料中查找非洲野生动物的资料。 |
《新生》 | 艺术 | 将小说的情节用卡通画表现出来。 |
《雷蒙的跑步》 | 跨学科活动 | 画一张地图,标明小说中每件事情发生的地点。 |
《金丝雀的思想》 | 艺术 | 画几幅插图,表明金丝雀眼中世界的变迁。 |
《这片土地,这片水》 | 艺术 | 为这个故事的单行本设计封面。 |
《海之泪》 | 跨学科活动 | 查找关于海贝的资料。找五种海贝,画下来,每种海贝写两个特点。 |
《火星上的罪恶》 | 跨学科活动 | 找出美国的四个时区及其之间的时间差。画一幅美国地图,标明不同时区的位置。 |
《西隆的打鼓手》 | 跨学科活动 | 找一些有关南北战争的歌曲播放给同学听。 |
《六排绒球菊花》 | 艺术 | 用杂志、目录册、画报和其他材料做个花卉拼版,注明不同花的种类。 |
好几个学科中都有关于“长征”的内容,而以语文为多, 常熟实验小学开展的以“长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跨学科的学习活动。
活动过程:(片段)
1.综合学习有关长征的知识
(1)复习《金色的鱼钩》,引发对相关语文课文的回忆,讲述课文中的故事。(出示投影:《飞夺泸定桥》、《草地夜行》、《马背上的小红军》、《旗手的责任》。)
(2)回忆复习其他学科中学到的有关长征的知识。(出示投影:历史:《二万五千里长征》,地理:《政区和地形》、《多样的气候》,音乐:《英雄战胜了大渡河》。)
出示中国政区图投影片。讨论语文课本中写的长征故事分别发生的地点。(投影上显示:贵州黄平、遵义、娄山关、大渡河、大雪山、草地)
看着政区图,说说红军长征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经过了哪些省份,走了多少路程,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一共经历了多少时间。
红军长征(投影上显示:瑞金、吴起镇,然后连成长征线路图)
(3)讨论红军为什么要进行如此艰苦卓绝的长征。
2.创造性地综合学习,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布置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解“长征”。
(2)用写作、会话、演讲、表演等方式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汇报交流由学生主持。
汇报展示的内容有:绘制的金沙江图和遵义会议地址图、表演红军夺桥的造型、配乐朗诵文中描写夺桥经过的内容、表演《草地夜行》中老海军救小红军的内容、高唱《长征》歌等。
综合性学习《长征》联系了语文、地理、历史、音乐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最后的落脚点主要还是在提高语文素养上,在朗读、写作、会话、演讲、表演过程中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这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别于其它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