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报《星火》 > 〖好书推荐〗秋季要读的十本书

〖好书推荐〗秋季要读的十本书

2010年10月20日 08:58:03 来源: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711
秋季要读的十本书
2010年10月11日 10:29:41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留言 打印 关闭 
 
 
 
 

创意图片(记者 王远征)

  秋季选书,就像北京深秋的天气一样,冷热明显。有像韩寒的《1988》和六六的《心术》这样的热门书,也有像《往事不忍成历史》和《百年衣裳》这样的冷门书。也正是这样的冷热读物,构成了秋季丰富的阅读向度。北京的秋天很快就过去了,让我们一起暖书入冬。

  5本潮流书 

  ●原创流行

  《1988》

  ●现实话题

  《心术》

  ●历史秘闻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

  ●名人传记

  《幸福了吗?》

  ●官场小说

  《侯卫东官场笔记》 

  5本遗珠书 

  ●青春之纯

  《九月里的三十年》

  ●段子之趣

  《一个都不正经》

  ●父辈之魂

  《往事不忍成历史》

  ●学术之思

  《何处是“江南”》

  ●服装之美

  《百年衣裳》

  评审团成员

  姚峥华(深圳晚报阅读编辑)

  袁复生(潇湘晨报编辑)

  翁天兵(广州日报阅读编辑)

  刘宜庆(半岛都市报编辑)

  丁 杨(中华读书报编辑)

  刘正奇(河北卫视《读书》主编)

  贺 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姚文坛(新浪读书副主编)

  李 杰(当当网读书主编)

  孤 松(人民网读书主编)

  韩皓月(书评人)

  颜 桥(书评人)

  李华芳(书评人)

  萧三郎(新京报书评周刊)

  张晓波(新京报书评周刊)

  刘晋锋(新京报书评周刊)

  涂志刚(新京报书评周刊)

  绿 茶(新京报书评周刊)

  ●原创流行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韩寒 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0年9月 定价:25.00元

  【潮流分析】

  韩寒的新书,当然是潮流,热得不能再热的潮流,惟一更热的,只能是那号称仅仅印行了1000册却每册附赠十两黄金的限量珍藏版。《1988》篇幅不长,节奏更快,顶着个公路小说的标签,基本上读者站在书店里就能读完,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热卖,很多读者甚至不在意小说写了什么,看到一个韩寒的名字就要跟上去了。大概也正因为如此,虽然书卖得热火朝天,但对于作品本身,人们其实没有发出太多的声音,读者更关心的,只是韩寒又说了什么,他还会继续说什么……

  【作者自述】

  此书献给我生命里的女孩们

  这部小说完成在2009年至2010年之间,我从2009年的夏天就开始落笔,多事之夏,最终停滞。到2010年初的冬天继续开始,再停滞。一直到2010年的夏天,一样多事之夏,但完成了1988。

  1988是里面主人公那辆旅行车的名字。本来这本书就叫《1988》,序言是——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不料期间日本的村上先生出了一本《1Q84》,我表示情绪很稳定,但要换书名。又是几经周折,发现再无合适。就好比在孩子要出生之前,你已经为她想好了名字,并且叫了一年,忽然间隔壁邻居比你早生了一个和你叫了差不多名字的小孩,你思前想后,发现其实你内心已经无法更改。最后她还是叫《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如果有未来,那就是1988——我也不知道。

  故事在书的末尾告一段落,不知道它是否能有新的开始。我从来没有用这种方式和文字写过小说,仿佛之前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迎接她。在过往,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我是否能这样去叙述。但是在这个凌晨,我准备好了,让我们上路吧。

  以此书纪念我每一个倒在路上的朋友,更以此书献给你,我生命里的女孩们,无论你解不解我的风情,无论我解不解你的衣扣,在此刻,我是如此地想念你,不带们。

  □韩寒(作家,《1988》作者)

  【微博声音】

  @琢磨先生:读完了韩寒的《1988》,写得很过瘾,标准的韩式语言,文字很踏实,不像村上那般漂浮。在机场我狂笑了好几次,读完有一种淡淡的伤感,一种把握不到的痛。 

  @爱飞翔:一晚看完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此书大好,值得纪念的年代和值得珍藏的记忆。我们不可能回到1988,但是将来我们还会遇见无数个1988,我们将永远坚持正义和善良。真爱最大,没有之一。 

  @殿下是传说:一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我承认在看到四分之三讲主人公和他第一个女孩的故事时,分明知道这是高潮了,分明知道故事要结尾了,却分明知道结尾就是没有结尾,@韩寒成功地用残忍的锅盖闷死青蛙理论揭秘了所有的幻象。三十岁的陆子野,老老垂暮的1988,以及死去活来的血性。 

  @2001juhui:看完了《1988》。的确有点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但不影响我认为它是一本不错的小说。喜欢韩寒那些犀利的比喻,或者说对于现实的描述他把握得恰到好处。会心一笑的同时,却也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现实就是这样啊……

●历史秘闻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

  顾保孜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潮流分析】

  一堵红墙,一个世界。顾保孜是著名的红墙作家,她笔下那些红墙内的风云人物,永远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这或许是一本解密的书,因为中南海摄影师杜修贤提供的200多张照片里有很多是首次公开发表,不过渴望在书里面寻找“秘闻”的读者还是难免会失望的,顾保孜是纪实文学作家,不是历史学者,她要挖掘的,不是历史秘辛,而是大潮当中人的心灵激荡。所以这样一本大书,最终透露出来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大波,更吸引读者的,是通过各种资料还原和推断出来的当事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自述】

  不见“风雨”怎见彩虹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一书已发行两个多月了,新书一上市就不断接到反馈来的信息,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写毛泽东最后这七年?

  我为什么要写最后七年?我也在问自己。的确,纵观毛泽东一生,有许多辉煌阶段也有许多精彩阶段,而我却将1970年到1976年毛泽东最后七年作为了这本书的描述内容。因为我认为这七年是共和国经历风风雨雨、跌宕起伏的七年,也是毛泽东走进老人与病人岁月的七年。掰着指头数一数,就不难发现,这七年里中国政坛上发生了很多的大事——九届二中全会之争、林彪叛逃、打开中美大门、与日本建交、中国重返联合国、第一代领导人先后逝世以及粉碎“四人帮”等,可以说,七年时间不长,却浓缩了一个伟人生命尽头的焦虑、敏感与孤寂的情绪,也表达了一个巨人在最后生命岁月里依然“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鲜明个性。

  然而,写这部书的想法却要追溯到二十年前。一次整理杜老拍摄的照片时,从毛泽东晚年照片中看到伟人生命最后时期的病态与苍老,如此大反差的伟人晚景对我心灵产生了强烈震感——毛泽东也有老的时候,也有生病的时候啊!而我以前更多的是看到毛泽东作为伟人叱咤风云的气势,作为巨人屹立世界东方的雄壮,很少能看见毛泽东作为常人走向苍老而多病的景象。就这样,在我心里埋下想写一个伟人进入老人同时也是病人最后岁月的念头。

  领袖,我们写他什么?歌颂他什么?风云人物,我们又该如何描写?常常会因为手下的分寸而苦恼。一分一寸关系重大,这大概是其他文学体裁所没有的苦恼。就这一分一寸的尺度有时就能让几十万字变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让足月的“婴儿”流产……

  思考越多,顾虑也就越多,那么毛泽东晚年的内容如何写?也成了我时常要思考的问题。某种程度也成就了对“毛泽东最后七年”的主题提炼,那就是“风雨之路”。

  一路风雨意味着一路坎坷、一路起伏,然而,一路风雨也意味着前方有一道彩虹、一片晴空。“风雨之路”不仅寓意毛泽东的晚景,也形象地比喻了共和国的曲折历程。

  □顾保孜

  【声音】

  @张羽:书中的最大亮点并非是文字如何,而是照片,见惯了伟人们英姿飒爽的形象,本书里的照片,让我更多地看到的主题词是:衰老。本书在文字和感情上,客观了许多,逻辑上也更清晰。而作者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对主席和总理的崇敬,渗透着字里行间。 

  @波泊佛:作者中规中矩地书写,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作者在书中加入了机要秘书、保健医生等主席、总理身边工作人员的采访资料,特别是摄影记者杜修贤的视角——细节与照片对照,使全书立体许多、生动许多。但,也仅此而已。

  ●名人传记

  《幸福了吗?》

白岩松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9月 定价:29.00元

  【潮流分析】

  白岩松的第二本书,畅销是毫无疑问的,有点儿疑问的,是“幸福了吗?”会不会像当年那句“痛并快乐着”一样成为大众热词或者新成语。当然,不管白岩松的这句提问会不会进入我们的词汇库,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对于中国人幸福观的思考,已经指向了这个时代的内心,这也是一本名人书能超越明星范畴走入更多读者心中的最重要原因。

  【作者自述】

  幸福在哪里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白岩松

  【声音】

  @Yiwa_mu:白岩松的《幸福了吗?》说“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我怎么觉得我身边的年轻人都很朝气蓬勃呢?青春完全没有被压抑着,理想反而在到处荡漾。

  @vinilla11:读着《幸福了吗》,一股温暖油然而生——语言风格很熟悉,像个老朋友;接着便是脊背发凉——那是一种久违的自省与反思。回想起年少时那最初的梦想,不禁唏嘘和汗颜,我的坚持在哪里?我的幸福在哪里?

●官场小说

  《侯卫东官场笔记》

小桥老树著

  凤凰出版社 定价:29.80元

  【潮流分析】

  官场小说,一向就是潮流,这潮流时隐时显,总归与百姓对官场的想像有关。不过与老的官场小说不同,最新派的官场小说写的已经不仅仅是官场,它与网络小说合流,就成为都市小说中的奇特一支———小桥老树的“官场笔记”就是这一支脉当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侯卫东的官场笔记,其实就是一部小人物的官场奋斗史。这奋斗历程读者未必能够复制,但读的时候却很可以满足一下角色代入的快感,这是官场类网络小说的通例,也是这类读物能够风行的关键。

  【作者自述】

  欲望构成了社会前进的方向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为什么要写侯卫东?

  侯卫东生于七十年代初期,他的成长恰好伴随了社会的巨变,这种变化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变化,更有深入骨髓的精神改变。侯卫东具备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精神———欲望和进取。

  侯卫东是一个出现在官场的人物,但是官场人物只是一个符号,他首先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具备这个时代的精神特质,比如想与爱人团聚,想过富裕的日子,想当更大的官。

  千万人的欲望构成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千万人的进取汇聚在一起就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改革开放激发了千万人对生活的欲望,无数的草根英雄崛起在乡间田野,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侯卫东是有欲望的人,也是敢于行动的人。真正的男子汉要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不抱怨、不愚蠢,敢担当、能办事,侯卫东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人物。

  在书中,侯卫东有两句口头禅。在初入社会,挣扎在社会底层之时,他最喜欢的话是“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怕个屌”,凭着这股执拗劲头,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出色的事是修了一条贯穿上青林的公路。这条路是上青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通道,也是侯卫东向上飞跃的跑道。

  有了这条路,他才会在镇人代会上,成为了一名“跳票”的副镇长。有了这条路,他才能第一个办石场,带动了一个地方的乡镇企业的兴起,也为自己掘到了第一桶金。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草莽英雄完成了比侯卫东更加耀眼的成就。比如,靠养鹌鹑起家的三十年改革史上第一位成为首富的民营企业家刘永行,屡败屡战充满着挑战精神的史玉柱……

  取得事业的第一桶金以后,侯卫东喜欢说的话变成了“每临大事有静气”。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看作成功者的人生选择。改革中的第一批成功的人物面临着分化,有的人因为获得财富而人生观扭曲。在一大批成功者倒下以后,活下来的企业家就成为真正的时代英雄。

  《侯卫东官场笔记》是一本写官场人物的小说,更是一部折射这个时代的小说。书中有成百个人物,他们共同构成这个绚丽的时代。□小桥老树

  【声音】

  @martin1124:前两天接待了老家来的几名官员,都是基层县市来学习经济适用房政策经验的。马上就有很熟悉的感觉,细一想,与《侯卫东官场笔记》中一模一样,典型的年龄超标,前途无望。 

  @martyjoo:此书就是本小说。看了,学点奋斗的精神是好事,但迷信了书商的广告,当成官场指南,那就只有一个结果,就是简单的被搞定!

5本遗珠书 

  ●青春之纯

  《九月里的三十年》

讴歌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年8月 定价:25.00元

  【遗珠理由】

  讴歌在之前两部非虚构作品《医事》和《协和医事》里展现出的冷峻思考能力和职业精神在这里被暂时放弃,取而代之的是激情与放纵,音乐与理想。《九月里的三十年》记录的是青春与骚动,抵抗与超越,既属于一个人,更属于一个时代。面对这样的主题,讴歌有理由让自己的激情完全燃烧,但说到底,当年那个时代的理想早已烟消云散,愤怒的摇滚乐更已经变成了青春记忆,于是讴歌必须用尽力气,去思考时间,去思考爱情,去思考生死,去赢得超越。

  【作者自述】

  玩儿的我与假想的你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我曾热烈百倍地假想,我是一个玩儿音乐的。在荷尔蒙丰沛的年龄,身处一团粗糙又磅礴的北方摇滚乐气氛中,是希望玩点更精神的、更给力的、更本质的……也就是更牛的东西。如此假想时,是有假想的台下观众的,他们被我手中的乐器或是类似Janis Joplin的嗓音点燃,他们的心脏一一如被大风扫过。

  带着仅止于几把吉他、弹几首完整曲子、满满一行李箱CD的初级音乐梦,我去了美国。白天在实验室工作,入夜荒凉,大部分夜里我盘旋于一个又一个的演出场所,检阅世界各地各段位的音乐。有的夜里,我会忍不住坐在桌前,写下每个想表达的时刻,那些在第二天的现实映照下不真实得会立刻蒸发的时刻。

  写《九月里的三十年》时,人已不如从前激越。希望玩起来的感觉,却一如当年。甚至,生命越废弃,越坠落,越期待玩儿起来。

  从前假想是音乐,如今更现实地,拿起笔,成本极小,踮脚飞升。2007年《协和医事》写完后,在被关注之余,垂下眼帘,在心里转向下一个故事。关于时间,关于眼睛,关于幻境,关于层层沮丧叠加之后惊觉我们穷尽一生于不经意间参与的更大场面的壮阔之美……它们牵连的故事和幽微情绪,曾郁积在胸,不吐不快。大多夜晚,下班回家已很疲惫,蹑手蹑脚轻轻到书桌旁,潜入四周寂静,空气稀薄,时间倒转,用两年时间,体会一点一滴掏空后的努力和迷醉。

  一本书面市之时,就是这假想的读者一一附体真人露面之时,面目清晰:他们脸上挂着在人群中对上文艺暗号的窃喜笑容,有因二十年前的军训光阴、医学院生活感怀而弯了的眉毛,有读到261页的爱情不禁热起来的眼睛,他们在人群里有的戴耳机双手插兜背双肩包,有的爱喝酒爱吃辣,有的三十多了有了皱纹有了眼袋……而你知道,我在写时假想的你,是什么样子吗?

  它不过是陪我一直到后半夜的那束灯光,自头顶高高垂照。

  □讴歌(作家,《九月里的三十年》作者)

  【微博声音】

  @江筱湖:讴歌的《九月里的三十年》,是七零后们才最能看明白的故事。当你在人生的30岁乃至更多岁时回头望,一路都是青春的璀璨和爱的荒凉。我们今天即便心里有泪,也再不会肆无忌惮地流淌。我在《九月里的三十年》里,看到了彼此心照不宣的悲伤、心照不宣的妥协和心照不宣的希望。 

  @波斯蜗牛:每本书都有它的命运,但《九月里的三十年》显然未能获得与其文本品质相符的关注。讴歌在书中延续医学出身对人性、情感的精确把握,穿梭其中的摇滚、诗歌、电影等文艺元素更能让我这般七零后严重共鸣。

 ●段子之趣

  《一个都不正经》

张发财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7月 定价: 27.00元

  【遗珠理由】

  张发财的历史段子,把最近几年的通俗历史潮流推到了极致,却又与那些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足够简练,简练到可以利用上只能容纳140个字的微博,于是也就有了最广泛的传播渠道;它足够精辟,在历史的漫漫长河当中打捞出最闪光的一个瞬间,于是也就有了足够的杀伤力;它更足够颠覆,因为他可以像搓面团一样把历史材料任意揉捏,得出令人目瞪口呆的结论。一句话,《一个都不正经》是在恶搞传统意味上的所谓历史,但这个恶搞的过程,充满快乐。

  【作者自述】

  顺风逆水聊八卦

  大约是去年初,有朋友拉我去饭否玩。我的第一条微博是“三八大盖枪不是1938年产的,而是明治三十八年,也就是1905。”这“三八”两字如同巫师谶言,如同组织定性,自此之后三八的不亦说乎,直到现在。

  俺在“自我介绍”栏里深情地写道“本人八卦来源《故事会》、《知音》、《家庭生活报》……”原因是我信口开河胡扯时,总有历史卫道士大喝一声:“呔,你这段从哪里来的?”我哪里有闲心和时间去查找和回复?

  顺风顺水八卦正欢的时候,饭否被干掉了。饭没了俺的蛋也没有位置存放,于是转战国外的twitter。或许是因为从国内运送到国外的周期很长吧,蛋就臭了。一群和我一样没品的逐臭之徒很是喜欢这口味,于是八卦满屏乱飞,绚烂无比。俺兴高采烈地八着重口味的段子。八着死人的轶事……老头陈绍华亲切地把我叫成“挖坟专业户”。在这个闪闪发光的名号鼓励下,不负众望地挖开了无数的坟坑,其中最著名的是2009年底,河南安阳的曹操坟……

  大约挖开第1888个坟坑的时候,有人找了,最初以为是城市拆迁队发现我这个人才。来找我的是出版社编辑,他在墙上用喷漆罐龙飞凤舞地喷了以下一行字“1350771××××,办证。办做假证,还能办作家证”我鬼祟地打了电话,经过讨价和协商后,年初我终于拿到了一本作家证。当然是假的,但我就告诉自己这是真的。办假证的编辑怕我自信不够,在证上写下了“持证人9岁博览群书,20岁到达顶峰,往前300年往后推300年,没有人会超过。持证人看人文类的书……比如《知音》和《故事会》……”

  好了,我在假证的鼓励下继续挖坟,大约在3000坟坑的时候终于可以开一次工作总结会了。会议标题是《一个都不正经》。这名字是同样持假作家证的慕容雪村起的。他解释说:这本《不正经》。断句为“不正-经”,“经”拼音是一声。正确发音是经书的“经”。你这本是历史经书啊!于是我脸就羞红了,抬起猴屁股一样的红面庞心虚地问他:“是不是太不要脸了?”他说:“不怕,我们这个学院出来的都不要脸”然后拿自己的假证给我看,原来我们是一个学校毕业的,还是同一个班——西太平洋大学文学系作家班。 

  □张发财(微博达人,《一个都不正经》作者)

  【声音】

  @玫茶:这两天一直想找两本书来看,一本是凤凰台推存的《一个都不正经》充满嬉皮、娱乐成分的书,不知道作者是谁。

  @蒙蒙醒醒:《一个都不正经》真的很不正经,但是本超好的厕所读物。

  @南方公园的小胖子:张发财所谓的一个都不正经,其实都正经,对历史,我们都缺点调侃的精神。

●父辈之魂

  《往事不忍成历史》

《往事不忍成历史》 阎明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定价:29.80元

  【遗珠理由】

  这是儿子对父亲的回忆,这也是一份面向历史的用心记录。这份记录的价值,是不希望荒谬的往事仅仅埋在故纸堆中成为历史教科书上的一页,而是希望能由此触发人们对往事、对当下的更多理解与思考。所以,《往事不忍成历史》不是控诉之书,它更多地只是在诉说着多年来被有意无意遗忘的一段往事。如今,往事是真的已经成为历史了,但它会成为面向未来的一个教训吗?这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沉思。

  【作者自述】

  历史总在往事外

  我所写的人都是身边熟悉的长辈,尽管他们身世经历各不相同,却都用自身经历诠释了共和国的多舛之路。

  书中的人物多是我的长辈,有我的父亲阎仲川、姥爷孙继述、岳父许文益,他们虽各司其职,但冥冥中像有一只手将他们牵到一起。

  这本书是由我近10年的文章集结而成,也算了却了一个军人后代崇尚英雄的情绪。将这些文章汇集成册后,我突然发现,它们之间又有着那么多割不断的联系。

  1971年9月13日,那时我才19岁,那天林彪出逃蒙古。我和那个年代的同龄人一样,度过了那段曾经让人惊心动魄的时刻,却也因父亲的牵连,打翻了人生的既定轨迹。

  由于父亲阎仲川当时的特殊地位,我又多了一层那个年代普通人不曾有过的体会。我父亲作为副总参谋长,作为“一号号令”的制造者,因林彪出逃被关押审查,长达七年半。而林彪坠机蒙古温都尔汗,亲临坠机现场的,竟是我后来的岳父、时任驻蒙古大使许文益。岳父在处理坠机事件中,由于蒙方通讯不畅,冒着受处分的风险启用了停用多年的“中苏热线”电话,而巧合的是,这条“热线”又是20年前我姥爷孙继述亲手架设的。

  历史总是这么巧合,天意也总是这么弄人。一家三代人,绕来绕去,最后还是都绕不过林彪。林彪,又是林彪,沧海神州,因林彪而牵连者何止千万?“九一三”之前,林彪由人变成神;“九一三”之后,林彪由神变成鬼。究竟到什么时候,他才能重新变成人?

  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不是历史学者,无意于打扮历史,更不会对早已盖棺的历史评头论足。我只是在讲一段真实的故事,澄清一段真实的历史,尽管这些历史纯属巧合,却恰恰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你身处何时何地,个人命运总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我写这本书,讲客观一点,是不想让自己亲历的往事被变成历史、被曲解,对我来说,这段亲历史是家恨连着国殇,血肉难剥,忆来别有刻骨之感。我在召开《往事不忍成历史》的新书发布会时,父亲当年的老同事等人都来做嘉宾,台下更是有诸多当年的战友、年轻的读者,我不禁百感交集,共和国多舛的历史,原来还有那么多人在关心,我能为他们揭开一段亲历史,真是与有荣焉。

  39年弹指一挥间,往事已成历史,风雨都已沧桑,我这里一笔一笔记下的,是往事还是历史?是私情还是公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些冰凉的故事,我都曾置身其中过。

  □阎明

  【声音】

  @二月河:文章直面历史,对革命前辈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宣扬了主旋律,其中一些文章曾被国内许多刊物转载并在网上传播,现在读来仍有意义。我认为,阎明的人生轨迹恰恰是我们共和国的经历。他所受到的挫折,算不了什么,最多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瑕疵而已,对他本人绝对是一笔财富。 

  @慕容雪村:真正了解历史真相,光看官方文件、大事记等是不够的,相当一部分历史是空白的。但民间的,私人的“历史”如流言、小道消息等也不可靠。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既要看公开的历史,也要看私人的历史”,两者结合才能把历史看得更加透彻。

●学术之思

  《何处是“江南”》

杨念群 著 三联书店

  2010年7月 定价:42.00元

  【遗珠理由】

  江南,曾经是中国人心中的“文化故乡”之一,“何处是江南”这样的题目,透露出一种乡愁的气息。不过杨念群是学者而非作家,他的书不是为了去打捞文化故乡,而是要以现代学术的视角,去重新认定作为文化主体的“江南”到底是什么。它出版之后引起了学术层面的讨论和争议,但如果仅站在学术的角度去理解它似乎又有些不够,因为杨念群的主题,更关乎数百年来中国文人的文化情怀。

  【作者自述】

  帝王与士人纠结搏斗的“心灵史”

  以往严肃的学术研究,谈士人多取溢美的描述路线,也许深受儒家“道统”持守和传承心理的暗示,学人多热衷于对士人刚烈崇高气质的描绘,其对帝王一系的对抗言行是最佳的叙述主题。故“思想史”大盛之后,统统成了士林气节琳琅满目的展示场,士人思想的“纯化”保鲜变成了当代学人对自身尚能持守批判能力的一种茫然期许和自我陶醉。其实在我看来,某些自恋式的表白不过都是些心理幻象。

  本书拒绝意淫似地把玩宫廷杀伐的血腥,也拒绝假扮纯真地去合颂士林殉道的坚韧,而是直面满洲帝王与汉人士子仓促遭遇时两者心灵纠葛冲突的博弈过程,揣摩其在面对明末崩塌变局时的敌对、彷徨、挣扎与合谋的历史奇观。焦点放在双方对思想资源的争夺、修正、互斥与共享的诸多方面。

  知识分子如何承接“道统”现在变成了时髦的话题,但我以为二十世纪以后的中国哪里还有什么知识分子的影子?他们的精气神早已被乾隆爷阉割得差不多了,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我的责任是昭示当年这心灵手术的宰割过程,指戳出士人术后遗留下来的伤疤赤裸裸地给人看。说得再明白一点,本书决意写出的就是一部知识分子的精神阉割史。因此,我期待评论界不要仅仅使用过去“思想史”或“学术史”的标准放大镜,去苛求其中的得失。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何处是“江南”》一书是我近二十年来撰写的近三百年历史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是《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和《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三部书合起来贯穿成了我对从明末清初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历史演变的理解。□杨念群

  【声音】

  @sogdiana:针对清前期士人的自我洗脑现象,目前学者的研究还不够,杨念群能拈出此议题,很有意义。他自陈“不敢说是借古喻今,但确实有批判当代文化现状的深意在”,读者幸勿轻忽。 

  @维舟:书中提出一个观点,即“江南士人对明末许多现象的反思往往会转化为清初帝王强调政治合法性的最有力的舆论资源。”问题在于,怎么证明清帝是利用还是顺应士人?作者虽然强调双方的复杂互动,但实际上仍单方面强调了清政府的控制和钳制。

●服装之美

  《百年衣裳》

袁仄/胡月著

  三联书店 定价:49.80元

  【遗珠理由】

  衣裳如今作为时尚的一部分,深究起来似乎是小道,但在历史上,服饰却是错不得的大事之一,即便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历史阶段,衣裳之中透露出来的政治含义,也丰富得令人震惊。《百年衣裳》从这小道入手,最终写成了一部大书。把服装史放在文化史当中进行解读,只是这部大书的题中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透过这百年来的服装变迁,我们能读到一部相当完整的近代史:衣裳的变化,不仅仅关乎时尚,更关乎政制、人心,这,大概是我们打开书之前很难想到的。

  【作者自述】

  窥衣裳,看天下

  衣,是人类生活中最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常常将衣文化与治天下等同起来,如“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衣服毕竟是人们生活中最先接触也是最多接触的人造物品,而恰是这样平凡的东西,实际上承载着历史文化,承载着社会发展、变革的大历史。

  这本《百年衣裳》正是从我们每个人日常的衣生活里,梳理了中国百年的巨大变化、巨大变革。而这种变化、变革正是发生在我们每个家庭里,发生在每个个体身上。虽然它是这么一本小书,但我们研究、收集、分析、撰写、插图、装帧等耗时十余年。因为我们清楚,这本书不是仅仅历陈穿过的衣衫,而是那衣裳变迁的背后,衣裳与时代的纠葛,从衣裳可窥见的百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化。

  百年前,康有为欲改良政治,其《戊戌奏稿》上就提出:“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民国初始,剪辫易服是最普遍的革命举措,期间的“剪”与“不剪”,“易”与“不易”,实际是中国历史上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

  在新中国的初年,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没有制定“服制”的社会,但其对人们衣着的规范,裹挟着极左思潮,将国人前三十年的衣裳异化成“老三样”、“老三色”。以及改革开放的大门徐徐打开后的变化……书中运用许多细节的描写,包括新闻、报刊、文摘、小说、俚语等,于细微处展现时代精神。所有服饰变化的细节都再现了每个时代,凸现了各个时代的“时尚”,和每个时代里个体的扮靓方式。

  另外,许多人在阅读这本《百年衣裳》时,都会先细细地翻看该书的图片,因为书中那些图片甚是有趣,有历史照片、家庭写真、服装实物和老月份牌、老插图等,还有当代著名画家夏葆元的水墨题图,以及淡彩的服装写实插图为本书点睛。这些真切、可亲的照片不仅道出时代的记忆,应该也会勾起读者家庭映像的回忆。

  我们在文风上力求将学术严谨和语言生动糅合一起,每章都会有服饰的趣味故事,同时又将服饰的林林总总融入到了大时代、大历史之中。□袁仄 胡月

  【声音】

  @黄宗江:没想到百年衣裳包容了我们和我们的父母子女所经历的百年。读者当然不可能经历相同,但你总能感到自己亲历过的或远或近的历史。

  @许觉民:服装史的研究是一种文化史的研究,不同时代的服装变换,昭示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这本书始终与时代的变幻息息相关地谈论着服装,道出了此中消息。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