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华池县列宁学校课改综述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华池县列宁学校课改综述

2013年11月07日 08:29:06 访问量:3348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华池县列宁学校课改综述

2002年庆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2009年11月我校加入了由陇东学院牵头成立的庆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共同体,课改迈出了“犟龟”的第一步,沿着课改的方向,群策群力,迎难而上,坚守在课改的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课改认识到位——理念先行

    1、转变思想观念。实施课改以来,学校领导亲自带头,紧贴新课标,全校自上而下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改的基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些理念让师生们耳目一新。在新理念指导下,大力改造传统课堂,努力做到四个改革:一是学生座位变成“方阵式”;二是黑板变成“复式”;三是还时间与学生,教师每节课讲解不超过20分钟;四是还课堂给学生,教师走进探究小组。

    2、加强课改理论学习。课改之初,选派教师赴北京望京实验学校、上海格致中学、金茂小学、辽宁盘锦、庆阳市课改名校齐家楼初中、庆阳实验小学等地观摩学习,学习归来,说见闻,谈感受,话启发,讲收获,议打算,讨论制定课改方案。经过多次学习,教师们转变观念,大胆尝试,探索课改的新方法、新思路,为新教学理念有效融入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提前做好培训。由于教育理论和课改思想更新速度快,学校人员变更等情况,学校定于每一学期开学初做好课改培训工作。课改培训包括对教师的培训和对学生的培训,教师培训内容包括课改理念、教育思想、课改模式、课改经验等内容,旨在使新进教师及时更新教育思想提升课改理念,以使他们更快融入课改大潮之中。学生培训和入学教育相结合,包括课改理论、预习培训、课堂展示培训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熟悉课改思想和课改模式,更快融入到课改大潮中去。

     二、课改思路清晰——实践创新

     1、积极改变课堂形态。课改形态改革主要体现在个方面:一是改变了座位,由秧田式变成方阵式;二是改变了教师的位置,由高高在上变成与学生共同探讨;三是改变了黑板数量,由一班一块变成一组一块;这些变化,使教学的关注点更多,指导更有针对性、师生间互动、互助的点、线、面更广泛,更深入,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覆盖面与真实性更可靠。

    2、及时确立课堂模式。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经验,挖掘其共同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主线、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强调“通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为此我们确定了“335”课堂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探寻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方法和途径,把教室变成“开放的课堂,自主的舞台”。力求让优秀学生出色发展,中等学生超常发展,学困生自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率课堂,最终提炼为135课堂模式,即一个核心:学案导学;三个步骤:自学梳理——展示探究——巩固提升;五个环节: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点拨解疑——检测纠错——小结评价。

    3、落实三级课程建设。挖掘办学积淀和地域特色,以“传承南梁奋斗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品牌”为目标,植根历史,开启未来,视革命传统为营养基,实施“1410”红色教育工程,即传承一种精神(南梁精神——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求实精神;忠诚于党、无私奉献的大局精神;面向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精神。);开发四门红色校本课程(“红歌演唱”、“南梁腰鼓”、“南梁历史人文剪纸”和“红色经典吟诵”)。实施“十个一”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每年栽植一棵常青树;每期聆听一次革命传统报告;每期搜集一篇南梁英雄史料;每期撰写一篇歌颂家乡的文章;每期学唱一首红色歌曲;每期观看一部红色影视剧;每期学讲一个红色故事;每期瞻仰一次革命纪念碑;每期参加一次便民实践活动;每天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事)。视奠基人生为着眼点,开发了文体社团、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劳动技术、阳光体育、经典诵读六大类20多种校本课程,入课表,进课堂,并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向节假日拓展。

  三、课改实施有序——行动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设立专门的课改领导组,校长带头抓课改,副校长和中层领导带头搞课改搞教研。教处,教研组负责督促、引领,推课改,总务处等处室竭力服务课改。年级组负责集体备课、课后反思工作。全体教师劲头十足,责任明确,各负其责,课改工作不断深化。

    2、实行“学案导学改革。学校取消了传统的教案,实行“学案导学”制度,课堂实行学案与导学案配合使用。教务处督促落实,课改领导小组随机参加集体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的学案落实。首先确定导学案环节与要求,接着由科任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完善导学案教研组集体研讨、修改,组长签字后方可使用。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进行个性化处理,使导学案更加完善。通过严格的学案导学制度,教师的教学做到了有的放矢,同时发现了以往没发现的问题,经过归纳总结提高了自身素质。

3、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如今,我校成功总结出了“135课堂模式。20126月,华池县高效课堂改革现场会在我校隆重举行。现场会上,市领导肯定了我校的课改经验和做法,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改实践,努力完善课改模式,2012年,我校又被评为“庆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这一成绩又一次高度肯定了我校的课改成果,为推动我校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注入了强大动力。

4、为了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彻底解放学生,学校创造性的取消了常识课课后作业,全部当堂解决,基础课当堂基本解决,只留少量作业;学生课堂上思考练习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课后自主发展的时间得到了真正的偿还。那种把学生残忍地推进题海里,任其自生自灭,每日逼迫着学生向自己的极限挑战的现象消失了,实现了减负与高效的双赢。

四、师资培养扎实——固本强基

    1落实师资培养计划。学校紧紧围绕1237教师培养规划,(即,五年培养1名省级骨干,2名市级骨干,3名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教改能手,7名校级骨干教师),不间断地实行创名校名师工程,帮助教师树立人人争当名师的思想。不仅注重在校内推选课改名师,还利用各种机会,将教师推出校外,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观摩展示、同课异构等活动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从“十个一”业务自训即,每期确定一名同科目教师,互相学习,结对帮扶;每期读一本教育名著,并撰写阅读心得;每年征订一份业务杂志,并坚持摘录学习笔记;每学期至少担任一次集体备课、议课活动的主讲或主备;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135”模式公开课课例并参与评议;每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年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每期发表(或交流)一篇论文、案例或教育叙事;每期至少学会一项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技能;每期编制一套任教学科“135”模式导学案。和“青蓝结队”活动入手,号召广大教师“学名师,做名师”,从校内名师做起,一批带动一批,走出一条“名师带动名校,名校造就名师”的教师培养之路。

2、引进来,走出去。课改实施之初,课堂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自身又无法解决。在这一情况下,我校聘请陇东学院教授、庆阳市首席教师、教育名师、课改名校校长来校现场作报告、做课,解读教材,传经送宝;同课异构,相互促进。专家带来了新思路,提出了新办法,给我校课改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在努力学习外来经验的基础上,我校大搞走出去战略,组织骨干教师赴北京望京实验学校、上海格致中学、金茂小学、庆阳市课改名校齐家楼初中、庆阳实验小学等地观摩学习。在观摩基础上,我校教师积极进行课改实践,苦练内功,并利用各种机会外出讲课,和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3、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展示与评比活动。实行周例会教师论坛交流、开展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题的论坛、反思交流活动;优秀论文、案例评选活动;举办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录像课竞赛、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实行教师自己观看自己教学实录活动;举办“135”模式的导学案设计比赛、评课比赛、说课比赛和同课异构等活动;并及时编辑出刊《课改实验》选登优秀作品,并上传校园网站;建立教研博客,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教师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寻求有待改进的方法,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五、做实草根教研——攻克难关

    1、开展实践行动研究。庆阳市教研室将我校确定为新教育实验校,学校进行“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动研究”。此后,我校开展行动研究已成为一种制度,学校要求教师每天做好课后反思,注意归纳总结,在反思基础上每个教师每星期完成一篇教学反思,探究自己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为配合这一行动,我校创办《课改实验、编印《教务简报》,同时将优秀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等在校园网站刊登,供教师交流学习

2、定期经验交流。全校上下,人人参与公开课示范课、每周一课、推门听课议课等活动,通过“以听促教,听评结合”的方式锤炼出一批示范课、精品课。在互听互评大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每两周组织一次课改经验交流会,会上听取先进教师的经验报告,探讨教师们提出的困惑和问题,通过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经验交流活动既是互听互评活动的延伸,又是下一段听评活动的基础,有利于促进课改工作的有效进行。

    3校本教研是土生土长的,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行动研究。我们构建了“四四教研”模式,即课例教研、主题教研、课题教研、教色教研),力争使全体教师成为有方法的教师、有思想的教师、有风格的教师,各处室通过多角度分析、访谈、问卷、观摩着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出制约教学质量滞后的“瓶颈”所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课改,按照“听、查、评、访、谈”五环节课改思路,采取“先推下水,再学游泳”的策略,取人所长,补已之短,围绕每月突出一个主题,半期突出一个专题,全期突出一个课题的思路开展校本教研。

六、课改特色初具——前景广阔

1、课改特色初具。如今,走进课堂,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学生讲起来了,教师静下来了。学生利用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争先恐后的将预习成果、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全班展示,教师直观地进行点评,师生激情碰撞的和谐场面令人难忘孩子们演绎着课改带来的精彩,教师享受着课改拂来的春风写在师生脸上的快乐、真诚、阳光,让人心生感动这就是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后的新变化

2、改革成果乍现。学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示范网校单位、全国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红军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红旗飘飘红歌演唱赛一等奖、甘肃省第九套广播体操通讯赛三等奖、庆阳市示范性初中、庆阳市课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60多个;教师获县级以上各类奖励220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通过国家级课题鉴定两个,省级课题鉴定一个;学生获县级以上奖励200多人次,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刊、网站专题报道二十余次

   “处处是改革之地,天天是改革之时,人人是改革之人”。 历经课改洗礼的列宁学校人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课改路上走向更高、更远。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