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荣誉集锦 > 甘肃省“两基”先进单位

甘肃省“两基”先进单位

2012年10月22日 17:08:01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2225

 

发扬革命传统办教育  巩固“两基”成果提质量

——华池县列宁学校“两基”工作纪实

华池县列宁学校是刘志丹、XI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34年在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创办的第一所红色学校,全国红军小学之一,占地18086平方米,建筑面积5806平方米,有 17个教学班,学生679名、教职工60名的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先后获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庆阳市示范性初中等多项荣誉。

学校在战火硝烟中诞生,在阳光雨露下成长,期间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关怀,尤其是2000年原苏维埃政府主席XI仲勋夫人齐心来校看望师生并捐资、以第一任教员名字命名、XI仲勋亲笔题名新建“景文楼”;原海军中将康成元将军捐资新建“将军苑”;2009年6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XI近平来校视察,9月7日又专门写信勉励列校师生“弘扬优良传统,发挥独特优势,突出办学特色,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贡献。”省、市、县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也多次来学校调研并指导工作,并明确要求“办好列宁学校,反哺老区人民”,瞄准“全县示范、全市一流、全省有名、全国知名”办学目标不懈努力。

站在践行教育崇高使命历史的基点上,站在回报社会关怀期望的红色热土上,华池县列宁学校全体师生追溯学校深远的历史渊源,盘点学校浑厚的历史积淀,秉承了“艰苦奋斗的执着精神,读书报国的赤子情怀”的办学传统,树立了“传承南梁奋斗精神,铸造红色教育品牌”的发展理念,把落实“两基”任务,巩固“两基”成果纳入了学校发展规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100%、99.8%、100%,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有计算机室2个,生用机140台,藏书13600余册,音体美活动器材、理生化实验器材达到国家三类标准;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学校少年宫”。顺利通过了国家“普九”、“普实”验收,“两基”国家达标验收。在发扬革命传统办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质量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科学严密筹划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加强 “两基”攻坚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两基”档案、校园卫生、实验室、财务档案等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做好各自分管事项。二是制定了阶段实施工作方案。印发了《甘肃省迎接国家“两基”工作方案》,划定了工作阶段实施计划,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推动“两基”向纵深发展。三是实行 “两基”工作责任制,明确了工作职责,为“两基”工作起到了及时有效的指导作用。四是认真抓好培训,提高迎检质量。按照省市县的安排部署,举办培训班,认真从 “普九”“扫盲”材料抓起,按“两基”工作培训班要求统计,严格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推敲性,加大硬件投入,巩固成果,提高成绩,确保 “两基”工作。

二、落实相关措施,促使“两基”迎国检工作上台阶

为巩固“普九” 全部通过省级考核验收的成果和深入开展“两基”工作,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思想认识提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开展“两基”攻坚、做好迎国检工作是落实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有效途径,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表现。县“两基”工作现场会召开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两基”工作,层层学习传达市、县领导在“两基”迎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重要批示精神,学校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迎国检的政治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把迎国检工作作为全镇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务必抓早抓实,务必顺利过关。

二是抓财力保障。尽管我校的财力相当有限,且基本是吃饭财政,但对于“两基”攻坚工作所需的经费,我们始终是力尽所能,确保到位。一是在确保义务教育正常经费的同时,大力加强基础建设。仅自2000年以来,投入基础建设资金800多万元,新建、扩建校舍;三是抓督促检查。为贯彻落实县“两基”工作会议精神,学校“两基”工作机构、人员、经费、措施落实到位,与各村、校一道紧密联系、共同研究解决迎检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及时查找和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补救,及时整顿提高,促进我校“两基”工作稳步发展。与此同时,我们注意结合迎国检工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推动迎国检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学校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本着“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在教育投入的问题上制定了“一个确保”(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两个提高”(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三个增长”(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四个优先”(安排预算时优先,资金调整时优先,年终超收追加预算时教育优先,制定优惠政策时教育优先)的工作制度,并采取了八项措施保证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一是精打细算地使用义教等各种资金,保证上级的各种专项资金全部投入到校舍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当中去。达到了生均校舍建筑面积8.55平方米。二是投入教育的资金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生均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2009、2010、2011年生均公用费分别为410元、556元、660元,生均教育事业费3310元、6490元、9620元。教师工资“全县统管、按时发放、银行‘直达’”,足额按时发放。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三是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四是通过政府拨款、帮扶单位借款等办法,为“普九”硬件达标打下基础。五是充分运用各类会议决策解决“两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四、依法治教,巩固“两基”成果 

我校坚持“两基”工作机构不散、力度不减的工作思路,一如既往的采取有效措施依法治教,抓好入学率和巩固率,降低辍学率,保证“两基”重要指标达标。一是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不读中学,贫困难脱”、“初中不完成,打工难出门”等通俗易懂的标语很快被群众接受和相传,实行教师包村联组制度,跟踪服务,上门动员。二是实行教师包村联组制度,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行为,实行控辍保学的“双线责任制”。学校别与包村联组教师签订防辍责任书,控制学生流失,降低辍学率。每学期开学初,把流失学生情况汇报当地政府,并组织教师与政府干部一道深入村组,动员流失生校。三是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对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帮扶救助,并积极做好“两免一补”工作,近三年累计发放社会各界救助钱物合人民币约30万元,发放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100多万。四是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注重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能够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实施文化引领,推进内涵发展

学校集结群体智慧,确立了“文化引领、特色创新、内涵发展”的基础之路,学校严抓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目标教育、自控自律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议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为内容的“七色”教育,提升内涵发展质量。

一是开展了“树信心、知责任、讲奉献”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即以“百卉争艳我能行”为主题的表彰活动、以“丰功伟绩励后昆”为主题的追思悼念活动、以“读书报国记在心”为主题的红色南梁征文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定期开播,举行“学习名人事迹,弘扬优良传统,激励自我成长”名人事迹报告会,召开不同层面的主题班会,给学生及时“补钙”,做好思想工作,利用重大节日进行红歌演唱赛,诗歌朗诵赛,举办阳光体育运动会接纳了新团员, 举行“阳光下成长”才艺展示活动入队仪式,书画展评、游艺灯谜、广播操比赛、红色故事演讲赛等活动,使学生从励志故事中汲取养料,从亲身经历中提升自我,从感人事迹中受到熏陶,从与作品对话中感受人生,从集结群体的智慧中张扬个性。

二是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力求体现“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校园里竖立着各种启迪人、教育人、引领人的宣传牌,各室都摆放着富有生机的盆景花卉,教室布置一新,黑板报每周轮流办,体现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可读性,学习格言、名言警句装饰着墙面,既要求学生严以律已,努力进取,又激励学生争分夺秒,敢于拼搏。教室门上由师生共同拟定,体现各自特色和风格的班训,引领学生张扬个性。宿舍布置独具一格,融标语、制度、板报、床卡、特色命名为一体的红色寝室文化。制作大型文化墙、经典文化墙,教育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感恩社会、回报祖国的情怀。学校的每个景点、每个角落、每块绿地都体现着教育功能,使师生随时受到和谐的感染,使师生随时受到优美无声环境的熏陶,营造出了娱乐身心、陶冶性情、塑造灵魂的文化氛围。

三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陈列“红色教育读本专柜”,增设流动图书室,自编校本教材两本,以此来开启他们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滋养他们的心灵。成立学校文学社,特聘校外诗教导师;腰鼓队、红歌队、诗词吟唱队、红色剪纸组等活动专人负责,“五个一”红色教育体系得以培育,“十个一”红色教育活动得以落实,形成了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合力和动力。

四是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学校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利用专题讲座、主题班团会向学生进行防火、防盗、防食品中毒、防煤气中毒、防意外伤害等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大灶实行24小时饭菜留样制度,住校值守,定期对宿舍进行消毒和不安全隐患排查。保证校园排洪、排污渠道畅通,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实行安全排查制和隐患报告制。

六、实行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和主旋律。没有质量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从校情、学情出发,紧紧抓住质量这一主线,以“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改进课堂、优化课堂”为导向,以“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进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构建“三五五”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改革,围绕质量这个中心,找准施力的支点,横下心,革除弊端,谋求发展,实现教学质量家校互通制,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