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课改案例】贾延芳:成功教育要从习惯开始

【课改案例】贾延芳:成功教育要从习惯开始

2012年11月13日 08:20:21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354
[文章来源:****
 

1. 取消导学案,基于什么思考?

2. 导学案到底应该不应该用?

3. 脱离了导学案学生应如何学?

4. 导学案取消前后,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对比情况。

我校导学案的取舍

导学案作为学生的学习依托,学生从课堂上接受老师的讲解,始终处在被老师支配状态下,走向老师把编写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路线图自学,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做题的步骤,填写题目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搜集信息,整合资源,查阅有关学习资料,解答疑难问题,积累学业基础,理清做题思路,把握做题规律,这无疑比老师满堂灌、一言堂、学生被动听讲真是进了一大步。可是如果从学生的素质提高,如:自主能力、质疑能力、联想能力、探索能力、辨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尤其是自我突破能力,自主求索能力,对事物辨伪存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有可能也是一种阻碍。

教学的本身不是老师传授了多少已有的知识,也不是让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更不是为专门迎接考试准备了、储备了多少备战考试用的、绰绰有余的内容及答案。如果把教学当做是为考试准备的一种手段,那将是一种悲哀。有可能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以至于导致我们国家在世界之林没有竞争力。课堂的本意,课堂的方式,课堂的目的,课堂的走向,课堂的主旨,课堂的理解,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的遵循,课堂的状态,课堂的价值,关系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教育兴则国家兴,学生素质强则国民强。如果到今天还有大多数人认为课堂只为考试,考试只为升学,升学只为评价,评价只为功力,功力只为个人,个人才是人生的意义。若如此,中华腾飞休矣,民族振兴休矣,中国未来休矣!不堪想象,不敢预测。现在,我对课堂的理解有三:

一是通过转变教的方式,变师教为生学,变师控为生主。一个正常智力的人,心理上最大的渴望是被人认可。作为一个学生最大期盼就是在本课堂上被在场的师生认可,这种认可是通过自己的表现、表演、表达,或写、或吟、或唱、或论、或辩、或作、或创、或争、或演……教师的最大功能就是营造一种气氛,提供更多机会,相信学生、发动学生,让每位同学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为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动力,一是参与,是知情者;二是展示,是释放者。一切生物都具备两大功能,一是吸收,二是释放。可我们当下教学生只知学生是吸收者,那就是只给与学生,而没有想到其还是一种能力的释放者。任何生物需求的正是这种“我的”价值、“我的”作用、“我的”意义、“我的”存在。导学案虽有其一定的益处,但如果认为此举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且是长期的。那么,这种认识是局限性的,还是没有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充其量是一种学生学习过程的指路标。在学生还没有其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愿望、学习需求前是可以提供一种学习的样板。但不要长期化,有导学案是为无导学案做基础的。如果老师在课堂过程中尽早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并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一种自愿、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形成一种学习的能力。那这样的教师是英明的教师、杰出的教师、伟大的教师或称之为教育家。这也解答了叶圣陶老先生的:“教师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科学论断。

二是文本内容的开放性、广博性、联系性。课本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样本,是参照,是载体,而绝不是一种绝对化的,或是唯一的一种教学内容,因为知识是无限的,知识是全新的,知识是动态的。为此,导学案只能是知识中的一部分,或说是九牛一毛,大海中的一滴水。导学案作为一种参照、参考无可非议。如果让学生比着葫芦画瓢,只要把导学案做完,作业也就完成了任务,则大错特错了。学习是为了积累知识,更是一种学知识长智慧的过程。学生只有将教材中的内容上挂下联、左顾右盼,联系性、延伸性、开放性、创新性、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好思考、多联系、勤对照、挖本质、找规律,那么学生的洞察力、整合力、分析力、创造力等不求自得。由此而产生的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那种快乐感、荣耀感才是学习的根本动力。

三是通过做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为主人,为主角,在文本的理解上由学知识上升到长智慧,最后达到健全的学生人格:自主自信、自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有无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过程,教学是一种完善人性格的过程。如果导学案长期使用,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种依赖和等待。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里生发出一种进取、向上踊跃攀登的强烈愿望。只不过是从教师的原来讲改变了一副样,但学生还可能是一种应付,应对老师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无奈之举。没有真正解决“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蜕变转身。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自我上进、争强奋斗、不甘人后的一种勇于担当的人生境界也只有开放、民主才能实现这一愿望。只有让同学们把思维的神经完全伸张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任其驰骋,才可能把学生潜在的智慧激发张扬。也正因如此,我们认为导学案是形成学生自主能力前的一种预备、一种拐杖。一旦形成学生的自主能力,那么它就完成了使命。就像拴在婴儿胸部的棉绳,可以帮助孩子学着走路。当孩子逐渐步履蹒跚的会走时,那么那根绳就要束之高阁了。

导学案在起始阶段,比如我校的初一学生,因为他们在小学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下过来的。一开始为让学生掌握学情,理清知识脉络,明白知识的框架建构,给学生使用教师编写好的学案是必要的,是适合的,是有价值的。但作为教师心中一定知道,这只是过渡、是磨合、是准备、是储备、是提交的案例。随着学生的熟悉,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导学案,让学生比较师生间导学案的优劣,让其快速发展。这是一种临时性的辅助,绝不是教学中的必备。否则,只是教师教的一种稍微的进步,没有改变老师主持课堂的本质。这样对学生的独立自主、潜能挖掘、性格健全是没益处的。

没有导学案,学生会编写导学案,或根本不用导学案。学生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规律逐渐形成自我的素质与能力。就像前面所论,当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渴望、一种欲望、一种强烈的心愿,那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学习。我们不应该长期把导学案,即“宝典”列为让学生遵循的有形的魔法。学习没有金玉良言,学习没有制胜法宝,学习没有可套用的秘方绝学。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是一种感觉,学习是一种心灵的激动、感动、打动,学习是一种进入其中,其情也动,其意也切,其感也深,其悟也道的过程。学习不是一种强加,而是一种让学习者进入过程,心领神会,让自己的心理更加舒畅,心态更加平实,心灵更加感动。以学习为快乐,以学习为充实,以学习为幸福。只有如此,学习才会是一种愉悦,而不是一种任务,更不是一种负担。

导学案由有到无,是学生学习成熟的一种标志。当学生愿学习、乐学习,会学习时,那么就意味着真正的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然后到“要学我”。从心理上讲导学案是让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是课堂上的过程、经历,是学习的路线图。由于课改的深入,学生从学习走向了一种追求,一种心灵的解放,一种神情的愉乐。那么不论是投入上还是感受上,都无可类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吧,因为学生渴望;让学习成为学生一种的追求吧,因为他们命运所依;让学习成为学生一种快乐吧,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会提升我们的国民素养。

从学生的心理、心态、心灵去研究我们的教学吧,因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更健康,让祖国更强盛,让民族更伟大,让未来更美好!我们期待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还我们的学生一种自由、快乐、幸福的状态。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读《种好心田》有感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局   贾延芳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最近又重温了陶继新老师对话名家系列丛书之《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感受颇深,感慨颇多。

《种好心田》一书中洋溢着一种习惯的定力之美,正如陶继新老师几十年笔耕不辍获得的尊重与成就,正如魏书生老师35年对课堂的不离不弃、13年坚持培养学生“七一个分钟”习惯一样,习惯对于一个人和一个团队的成功或者是境界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陶老师在《种好心田》第59页谈到:“如果一以贯之地做下去,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一种品质。而如果人人都有好习惯、好的品质,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这个时候,班级各个方面的工作与学习,都会走向一个高境界。”陶老师和魏老师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成功的教育必须从小习惯开始,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定力开始。该书谈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择取书中“班级工作”和“教育管理”两章中都谈到的“习惯”问题,谈点我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良好习惯是青少年个体能力的重要生长点,从小养成的某些好习惯往往能转化为某种能力。比如说,有的孩子习惯于动手操作,总要亲手看一看、动一动、想一想,总要追着老师、家长问个不停,这很有可能形成他独特的创造能力。有的孩子习惯于体育锻炼,雷打不动、风雨无阻,那很有可能成就他的运动能力。其实,无论哪一种能力,只有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这种能力,就像陶老师一天不写作就会六神无主一样。应该说,好习惯无处不在,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思维上的、心理上的,等等,如果这些好习惯都落实到位了,给予学生的就是一份后劲无穷的发展潜力,使他们在习惯养成中既成事又成人。就个人成长而言,我认为养成教育是培养气质、提升内涵的重要积淀。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触:一个农村孩子和一个城市孩子站在一起,不用别人说,你能很快识别出哪个是农村的,哪个是城市的,因为他们的谈吐、行为,眼睛里透出来的知识和灵气就不是一个味道,这就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问题,一个气质的问题。我们讲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农村孩子综合素质的城市化,从仪表仪容到知识底蕴,我们需要培养具有城市气质的孩子,也就是洋气、大方、有知识、懂礼貌、机灵活泼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气质与他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习惯受潜意识支配,而意识的积累就会成为潜意识,形成人的知、情、意、行,最终归结为一种习惯,内化为人的气质。我们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培养有品质、有气质、有能力的学生,用好习惯对孩子一生的行为产生影响,把好习惯衍生为他们持续发展的力量,这也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认为,抓好习惯养成教育,就要做到四个“用好”:

第一,用好一个主阵地。就是要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也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在课堂上,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在学习习惯方面,比如从基本的物品准备、按时上下课到预习、复习、作业习惯等等,每一个环节背后都对应着一项或几项学生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反复训练。一个孩子的思考习惯会决定他一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关键是要训练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主动求知的习惯,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放一放,他们就可能产生无数的奇思妙想,压一压,他们可能就会变成墨守成规的书呆子,关键是我们养成教育理念的定位问题。

有人问著名教育家郭思乐教授,习惯有什么不同?郭教授说:在课堂上,第一个老师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第二个老师问学生3乘以5等于几,第三个老师大胆地给学生说3乘以5等于14,这时候,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等于14。这就是教师思考习惯的不同,这种不同也决定了学生思考习惯的不同,不知不觉中,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李乐东教授曾经用一句话概括了中美教育的不同,他说:中国的教育是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是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因此,从学校的教育理念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再到学生的培养理念,都要注重思考习惯的培养,培养孩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把课堂变成争论的辩论场、变成比赛的竞技场、变成良好思维习惯的训练场。

第二,用好一个模式。就是要运用好“精细+自主”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具有“细、小、实”的特点,说它细,是因为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养成教育无处不在;说它小,是因为它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其习惯水平的体现;说它实,是因为养成教育的水平是学校管理“真功夫”的体现,一所学校的管理是否有水平、有成效,通过他们这个学校学生的行为表现就可以证明。在学校管理的模式上要特别突出两种模式的结合:一个是精细化管理,一个是自主管理。

首先是突出自上而下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主要是用制度、任务、责任来约束学生习惯的养成。到咱们的学校转一转,感受是很不一样的。有的学校,一进去,就觉得干净整洁,没有一张碎纸,物品摆放整齐、一尘不染,学生也是干净利落、朝气蓬勃;有的学校,一进去,就觉得脏乎乎、乱哄哄的,老师也邋里邋遢,更不用说学生了。这就是细节管理的问题。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学校的管理,必须要细致,我们经常说,“管理无小事,事事关成长”,一个学校有多方面工作,一个学生的成长也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学校对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分解和落实。一是分工要细,二是要注意人人参与,在这一点上,魏书生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班里的这个灯柜谁负责,这张桌子谁负责,卫生工具谁负责等等,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职责,既做到了每件事情都有人负责,又减轻了学校的管理负担,很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是突出自下而上的自主管理。自主管理也叫活力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激发自我管理的活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特长,他们是一个强大的资源体和智囊团,发挥好他们的自主管理作用能为学校管理减轻很大的负担。如果我们只告诉学生“好习惯就是好”、“你不要做什么”,“你应该做什么”,学生不一定听,甚至唱反调。真正的管理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引导他们自我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团体的管理职能,让他们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自我监督、自我分析、自我解决问题,学校只需要进行把脉和点拨就可以了。   

第三,用好一个网络。就是用好家庭、学校、社会这个“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在学校,教师是养成教育的正规军;在家庭,家长是养成教育的主力军;在社区,各界人士是养成教育的生力军,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三军联动作战的效力,构建养成教育的生态场。

一方面是家校配合,实现5+2>7。在老师们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5+2等于0,白+黑等于0,什么意思呢?就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了五天教育,回到家过个周末,就等于0了,学生白天在学校,晚上回到家,学校教育又等于0了。实际上,这是反映了一个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孩子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在家里形成的,受父母影响也最大,我们经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的育子观对这个孩子性格、行为等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学校不让带零食,有的父母偷偷给他放到书包里,孩子写作业,家长一会送水果,一会送吃的,甚至干脆自己代劳帮孩子写作业;有的家长正好相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恨铁不成钢,让孩子不停的学习、读书,一旦看到孩子稍微休息一下,不是打就是骂,孩子心理遭受到极大的创伤。其实,作为家长都是疼爱孩子的,只是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欠妥当,这就需要学校做以正确的引导:一是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讲座、论坛、沙龙、做义工等形式,“学校搭台,家长唱戏”,引导家长把握教育原则、树立正确育子观,全面支持学校教育;二是建立更加便捷、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家长毕竟都有个人的工作,也比较忙,不可能经常跑到学校来咨询情况,这就需要学校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之外,还要利用网络、电话等形式加大与家长的沟通,特别要注重班级网页、校长博客、班主任博客的建立,拓宽沟通渠道,用努力的工作赢得家长的信赖与支持,真正做到家校双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融入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是不可或缺的。在我们的社区中,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很多资源值得我们去挖掘,比如企业的管理文化和用工理念就很值得学习。学校要主动出击、擅于挖掘,为学生寻找从“小课堂”到“大课堂”的社会教育资源,通过社会成功人士和先进人物的经验介绍,通过实地的参观和实践体验,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好习惯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习惯就没有好前程。

第四,用好一个机制。就是用好学生综合评价这个机制,形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强大引导。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这样抱怨:我这个孩子在学校特别懂事,有礼貌、爱学习、爱劳动,可是一到了家里就像换了个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脾气急躁,性格娇嗔。这里边有家长教育的原因,也有学校评价的原因。我们大多数学校对一个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只是看他在学校的表现,很少涉及他在家里的表现,更是很少请家长参与到对孩子的评价中来,致使孩子在学校一套、家里一套、出门又是一套,成了“多面手”。实际上,对孩子的评价定位,就像对一个“点”的定位,既要有横轴,又要有纵轴。纵轴是学校评价,包括学生对学生、老师对学生、级部对学生和学校对学生的层级式评价,横轴是家长评价,包括他在家里的生活起居、待人接物、家务劳动和自我学习等等,学校可以定期发放调查问卷,请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打分评价,然后纳入对这个学生的整体评价并和评优选先挂钩,从评价机制上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培养好习惯如果光有强度,没有长度,就只能是昙花一现,这个长度就是我们所说的持久性。每一种行为要想达到习惯成自然,不持续训练是不行的。相关资料显示:要把思想内化为行为,需要起码21次以上的操作、强化、刺激才能初步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在抓养成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有个中国的企业家问通用电气前总裁、20世纪全球最杰出的经理人杰克·韦尔奇:“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差不多,但为什么我们与你们的差距却那么大?”杰克一字一句的回答说:“你们‘知道’了,但我们‘做到’了”,可见,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别处,而是在“知道”还是“做到”上。不管是杜郎口中学也好,还是洋思中学也罢,凡是成功的学校都是重在习惯培养的坚持不懈,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注重从小处入手,低重心、小步子,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