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工作室 > 对“学生”的三个基本认识

对“学生”的三个基本认识

2017年01月05日 22:18:51 来源: 甘肃教师学苑 访问量:617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观是影响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教师职业活动中具有根本意义性的问题。怎样看待学生,绝不仅仅是一个方法和技术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怎样对待学生,是从他的“学生观”出发,由他的“学生观”决定。因此,正确的学生观是教育者做好科学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地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好学生”没有统一标准


传统教育意义上“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守纪律”,因此,教师就下大力气用这个标准去培养所有学生,而事实总不能如愿,有些学生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标准,于是,教师就又采取高压政策,最终不但收效不大,反而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伤害了师生间的感情。问题在哪里呢?


一、“好学生”之辩


“学习好,守纪律”固然是好学生,但是,被这个标准排除在外的那些学生,难道就不是好学生吗?教师们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是:有些学生并不是他们本身不优秀,而是教师用的是这个“标尺”有问题,如果换一个“标尺”,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其实,那些在其他方面优秀的学生被教师们排除在外了,他们的某些优长就会被忽视,甚至被否定,原有的优长也就会萎缩;而其不“长”方面,依然处于劣势。这样,不但不可能让其更好地发展,还会挫伤其自尊心与自信心。没有了自尊与自信,学习就少了动力与兴趣,成绩就会越来越差,甚至影响到孩子一生。所以,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个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


二、两个案例的启示


这里有两个案例的影响——


一个是舟舟,他的残疾在于智力,然而音乐指挥的天赋被发现后,家庭强化培养,终于帮助舟舟成为出色的指挥家;二是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他是单亲家庭,相貌古怪,有点口吃,还有点自闭。幸运的是在社区训练中,他的游泳天赋被教练发现,人生轨迹由此转弯,现在不仅成绩骄人,而且心理也完全健康起来。试想:如果菲尔普斯和舟舟不能按照他们的天赋去发展,他们的人生又会怎样呢?这两个案例给教育者的启示和反思是:现在我们学校里的教育,有多少天才被扼杀了!更可悲的是,在天才被扼杀的时候,孩子并不知晓,有的家长也认为本该如此,老师呢,更是理直气壮。这样的悲剧不只发生在中国。就说爱因斯坦吧,4岁了才学会说话,比他的同伴们晚了接近3年;7岁的时候才会认字,比他的同伴们晚了接近4年。老师这样评价他:“反应迟钝,不合理,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不是妈妈对他极其信任,认为他是一个可以造就的天才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话,爱因斯坦也许就成不了一个大科学家。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认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不优秀,更不能认定他以后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三、“好学生”没有统一标准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更是天资各异;差异教育理论指出,应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帮助,使其得到不同而充分的发展;接触多元智能理论,就会知道每个人都拥有独特优势,应顺势发展。真正的教育有两个目的:一、让平凡的人成为平凡的人;二、让平凡的人成为非凡的人。所以,“好学生”没有统一标准,如果说有什么标准的话,那就是“最好的自己”。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那就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校能够提供适合每名学生成长的教育,把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潜能激发出来,并在发展中不断弥补不足成为最好的自己,那就是最好的学校。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是一片有待开发和进一步开垦的沃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性”和大量的“未确定性”。教师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开发和利用,通过教育不断培育和扶植他们身上的“生在点”,把他们身上存在着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变成现实。这种教育价值观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教师面前无差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因此,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一、学生:动态发展的生命体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终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成绩就象一只绩优股一样一路飚升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华罗庚、巴尔扎克等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实际上这是一种静态看人的观念。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能预测其在事业中的成就。要真是那样的话,教师就不是一个教师,而成为一个预言家了。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静态、更不能以眼前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强,潜力大,教师要坚信:对学生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1、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首先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确切的反映了这样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意味着变化。儿童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儿童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2、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意味着应该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原因是,每一个具体儿童在某个阶段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各有不同。教师不能用机械的、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的个别差异,促进健康发展。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并加以培植,培养其自信心,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才是学生发展的应有之义。


3、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新一轮课改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是要把学生看做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有丰富情感、有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个性的张扬与完善提供宽松的环境。


新课程提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就是把学生看作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把学生的发展看作一个持续一生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足和失误,要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时光流逝,昨日少年慢慢长大,这是生命自然的轨迹。耳濡目染,蒙昧心灵闪耀理性光华,这是人性发展的证明。老师们,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成吧!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即使不能成为强壮的“老虎”,就让他们成为一只优秀的“兔子”吧!



学生,不是什么?


上好课,先要思考学生是什么?教师正是在解读学生的过程中,完成学生观的重建。当我们困惑于思考学生是什么的时候,不妨逆向行之,先想想:学生,不是什么?最基本的认识是: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不是一只容器,不是一个标准件。


一、学生,不是“白纸”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打破零起点思维。教师要试着这么想:学生已经会了,他们还需要什么?例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备课中,教师首先要能考虑到他们经常接触到生活中的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现象,他们玩过各种形状的积木,折过纸工,比过物体长短、大小、轻重、厚薄、宽窄,他们知道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到校几点放学,他们随着父母一起外出购物等等。所有的活动,都使他们获得了最初步的观念,虽然这些概念或观念往往是模糊的,但这些都构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特定视界”,影响并制约着数学学习。所以,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背景,打破“零起点”教学惯性思维,然后,再接着思考:学生已经“会”了,他们还应该得到哪些发展?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该如何拟定?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的发展还需要要做什么?


二、学生,不是“容器”


教育,不是往孩子的脑袋中倒装东西,而是让真正的知识在孩子的脑海里生根,慢慢生长出来。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在讲台上撒了些碎米,然后从箱子里捉出一只公鸡,先用手按住公鸡的头,让它吃米,公鸡不从;再扒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嘴里灌,公鸡拼命挣扎,就是不吃。陶先生松开手,公鸡自由地活动了一会儿,便悠然自得地吃起米来。陶先生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许多学科教学,都需要学生自己去猜想、验证,操作、发现、尝试、交流。当然,我们不排斥“告诉”,而应追求“告诉”的艺术。


如在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时,一位教师先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做”三角形,然后让一位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做”的三角形。这是,教师将学生所做的三角形作了一点破坏,即让三根小棒没有首尾相连,学生随即小心翼翼地调整。教师追问:“为何要调整?”学生认为,摆三角形,要“靠”、“连”、“接”、“并拢”。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要首尾顺次连接”。尽管是告诉,但此时的告诉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告诉,而是在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建构了对“连接”的鲜活理解之后的水到渠成的呈现。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的头脑灌输到学生的头脑,要讲究过程和艺术。


(三)学生,不是“标准件”


在我国历史上,从孔夫子时代起,就提出因材施教理论,然而也同样是从孔夫子时代起,中国教育无不企图把受教育者从一个个的“个人”变成“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漫画家丰子恺说:“课堂是个手工作坊,教师犹如“泥人匠”,日复一日地使用固定文法为泥塑模子,挤捏出一个又一个已被标准化的泥娃娃。”传统守旧的课堂里,总是反复地强调统一、规范、按部就班,培养的学生则很可能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唯命是听、安分守纪的“顺民”,而优良的教育,培养的学生不应像他、像你或像我,而应像他们自己。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不应过分地去追求统一性。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节奏”。陶行知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师要做“肥料”,催苗助长,既让全体学生都有进步,又允许快慢不一,先后有别。教育教学,别过分追求统一,教师要给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世界,统一的流水线,会让头脑变成“标准答案”的“屠宰场”。如果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用一种模式套所有的人,固守统一的观念指导、统一的口径讲授、统一的要求限制、统一的标准考试、统一的尺度评估,那么我们将不得不接受“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结局。这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悲哀!

如何看待学生是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传统守旧的学生观忽视了学生的生命特性、生活特性、发展特性和差异特性,致使教师既禁锢了自己的思维,也约束了学生的天空。陶行知曾经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要培养的是一颗颗千姿百态的麦苗,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我们的孩子为何没有创新能力?“有创新能力的孩子早在幼儿园就被老师开除了”。因此,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要坚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教师面前无差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俄罗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洛扎诺夫说:“理想的教育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最美好的东西。哪里的个性没有保存,受到压抑或被忽视,哪里的教育就不能完全实施”。教师要冷静地反思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科学、客观地认识学生,摒弃陈旧落后的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学生观,全方位树立崭新的学生观,让学生健康成长。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