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工作室 > 成都双林小学:从"9"到"5",减法背后的学科融合

成都双林小学:从"9"到"5",减法背后的学科融合

2016年11月16日 13:38:00 访问量:442

从“9”到“5”,减法背后的学科融合

——成都市双林小学全课程融合观察  

  9月1日,成都市成华区双林小学一年级家长在孩子报到时,发现这所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相比其他学校新生拿到的9本课本,双林小学的孩子只拿到5本。而且这5本不是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材,取而代之的是“阅读与生活”“思维与科创”“健康与成长”“口语与交际”等。

  “这是我们的‘馨’课程改革,通过学科整合,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双林小学校长程郑介绍说,课本数量从“9”到“5”,这只是学校这次改革中最外显的部分,也只是学校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更多课堂和教学的变化正在双林小学发生。

  看到这样的变化,家长们难免开始担心:课本减少了,知识点是不是也减少了?孩子的学习会受到影响吗?那么,学校为什么要这么做,课改的理念是什么?如何实施?面对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双林小学。

  知识点不变

  内容更加校本化

  记者通过走访观察成都多所小学的课表发现,除了语、数、外、音、体、美课程之外,大多数学校还开设有品德、信息技术、科学、生命生活与安全等课程。记者从双林小学的课表上看到,传统的语、数、外等9门学科,被“阅读与生活”“思维与科创”“健康与成长”“口语与交际”“艺术与表现”代替。

  “学科课程过早分化、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课程内容重复交叉、课业负担过于沉重。”双林小学课程研发中心主任王维令说,在多年的教学中,他和同事们觉得分科课程存在弊端。基于此,学校构建了以健康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的“馨”课程,将以前的9门课程,整合成5门,整合编辑了一套“馨”课程丛书。而整合的目的是为了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适应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实质是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的校本化实施。

  王维令介绍,“健康与成长”整合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生态、安全教育;“思维与科创”整合了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内容;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班会队会则整合为“阅读与生活”,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整合为“艺术与表现”;“口语与交际”则更重视情境下的英语口语练习。校本教材除了延续北师大版教材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之外,突出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加入了很多孩子生活中常见的图片。

  记者看到,这5本“馨”课程丛书区别于传统教材最直观的变化是编排和配图。以配图为例,每本教材的封面都是双林小学的师生照片。翻开课本可以看到社区周边的幼儿园、街道和双林小学的学校景物以及学校高年级学生的活动情景。

  “一年级孩子进入小学,一下子面临9门科目,往往难以适应。”王维令说,学科整合并加入校本元素,一来是为了给“幼升小”的孩子搭建一个适应的“缓坡”,同时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王维令认为,对传统分科教材中的碎片化、重复性内容进行整合,能节约知识学习的时间,为孩子减负。从而让位于孩子动脑动手、想象和创造以及兴趣和潜能的开发,从而使学习的过程回归到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上来。

  上课方式改变

  长短课+标准课

  记者从学校了解到,目前双林小学一年级7个班级都在使用“馨”课程的教材。课程的门类整合后变少了,但每堂课学习的知识却更加丰富了,所以,区别于传统的每节课40分钟的标准课,双林小学的课表上出现了60分钟的长课和20分钟的短课。每天上午4节标准课,主要上阅读与生活、思维与科创等基础课程,下午安排一节60分钟长课,包括艺术与表现等课程,用于活动、实践以及学生特长培养。此外,再加一节20分钟短课,内容包括作业辅导、学国学经典、吟诗等。

  另外,采取双班主任制跨学科教学。“这样做目的就是促进教育教学一体化,打破学科边界,同时又让我们的老师充分接触每一位孩子,更好地熟悉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据王维令介绍,一位老师要负责两门课程的跨学科教学。

  “我们希望尽可能盘活校内资源,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兴趣特长培育,因此在教学形式上也较为灵活。”王维令说,目前对于选修课程和运动特长训练课堂,学校探索实施走班制教学;而常规的“馨”课程,则采用行政班教学。

  程郑说,2014年底,学校就有了编排“馨”课程丛书的想法,也陆陆续续启动,当时充分征求了老师以及在读学生、家长的意见,同时展开调研,并寻求专家指导。最终,由5位教师领衔,全校50多位教师参与了教材的整合,其中《阅读与生活》《思维与科创》都是由省特级教师领衔主编。

  课程改革,最考验的还是师资。据程郑介绍,双林小学这所建校不到30年的学校,一直都在高位发展,学校先后涌现出60余名国家级和省市区名师。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成华区的中小学校长中,有13位校长、26位副校长都曾在双林小学工作过,该校被称为成华区校长的“黄埔军校”。从课程建设方面来说,学校建校以来开发了近60门校本课程,其中科创、阅读等很多特色课程成为了课程开发中的经典案例,并且都是以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补充的形式开展的。

  “以前一直在做‘加法’,现在我们要做‘减法’。”程郑说,如今,学校也是基于老师参与国家级、省级、校本教材编写的深厚积淀,才迈出了关键一步,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吃透嚼烂”,与校本教材融为一体,给学生减负,也是对儿童认知规律的回归。

  课程延续性

  配套评价制度改革是关键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套“馨”课程教材,只在双林小学一年级使用,学校暂时也只完成了一年级的教材整合编写。程郑告诉记者,这次课改并不是浅尝辄止,没有全面大规模实施,是希望有一个观测的过程。目前计划是至少延续到小学二年级,进入三年级再恢复分科教学,但如果通过监测发现效果良好,就会延续使用全课程整合教学。

  对于学校的这场改革,家长接受起来也有个过程,不少家长以为学校“不上语数外”了,担忧孩子升学受影响。就此,在新生报到之初和开课以后,双林小学召开了专门的家长说明会,给家长介绍学校的课改理念,回答家长关心的问题。

  “最初很担心,我还去借了传统的教材来一一对比。”一年级2班家长裴锫榆说,当看了课本之后,发现每个学科该有的知识点都包含在内,她才放心了。她说,她自己的教育经历和孩子读幼儿园的这几年,社会发展促进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改革,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性的尝试,教育也是一样。作为家长,她支持学校创新。

  家长最担心的除了知识点是否被削弱,另一个担心则是换教材后,教师能教好吗?一位老师说,用普通教材家长也会担心,因为还是会担心孩子学不好。如今虽然也担心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课程改革,老师们都很用心。

  家长担心,其实学校和教师依旧也有担忧。老师们担忧的是如何把教材用好,因为这是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一环。目前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教学活动为版块,探索学科融合课程的教学,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将学科融合的理念、教学活动的设计,整合进课程教学之中,并且建立了课程反馈的机制,教师互助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编写过程中,我们担心如何做好学科融合。如今,我们在思考如何做好配套的评价。”丁晶是四川省数学特级教师,也是双林小学此次课改中《思维与科创》教材编写的领衔人。她告诉记者,编写过程中,对于老师来说,最困难的并不是知识点,而是如何进行学科融合。而如今,老师们正在探索的,就是如何做好“馨”课程区别于传统的评价体系。

  程郑介绍,目前在一年级的21名任课教师中,有15名都参与了教材编写。这学期,为了让老师更好地用好这套校本教材,开学前进行了一周的培训和解读。而下一步,双林小学要做的是让全校100余位教师跟上学校课改的整体步伐。(本报记者 倪秀 通讯员 胡敏)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6日第10版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