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教园地 > 父母的品格决定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品格决定孩子的一生

2012年10月22日 08:10:37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656
 
 
 

目前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父母在物质上尽力满足孩子,精神教育不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最近在给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所油田学校的家长和老师做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培养孩子的节制精神。“这所学校孩子的家长大部分是油田公司的职工,收入比较高,孩子的攀比现象也比较严重。孩子们会比,你家的车是什么牌子的,我家的车是什么牌子的。而这里是塔里木盆地,实际上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
    调查中,天津市的一位网友留言说,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那时家里孩子多,父母照顾不过来,我们独立性都很强。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很溺爱,只有孩子的学习替代不了,其他全包。孩子很少有节约意识,物质攀比尤为严重。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重视起来。
    在孩子成长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哪个更重要?调查中,75.0%的人首选家庭,14.2%的人认为是社会,10.7%的人选择学校。
    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齐大辉教授曾遇到一个地产商,多大的买卖都能举重若轻,对教育自己的儿子却很苦恼。他儿子现在上初中,有一回要买一双800多元钱的耐克鞋。他觉得孩子这么小就不知道节省,不能惯出这个毛病,但是孩子根本不听。
    “我建议他给孩子写小纸条,做非语言的交流。父亲写道:‘儿子,爸爸不是不给你这个钱,爸爸希望你是中学生的时候就像中学生的样子。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呢,爸爸认为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标准,这个标准你可以自己定,但爸爸希望你懂得节俭、珍惜钱财。’其实大道理孩子懂,就是不满意父亲语言交流时指责的态度,这样一写孩子就理解了,最终买了一双200多元的鞋。”
    据了解,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最早拥有10亿美元资产的巨富,但他对子女的零花钱却卡得很紧。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要求孩子早睡早起,不许乱花1分钱。调查显示,90.0%的人赞同这样的教子方式,表示应该让子女做个“穷孩子”。
    尽管多数人认为应该在物质上严格要求孩子,但多达63.5%的人表示,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父母在物质上尽力满足孩子,精神教育不够。
    孙云晓指出,这说明家庭教育中知行脱节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父母也知道教育孩子做人比成才更重要,但真正行动的时候,父母又往往觉得只要把学习搞好比什么都重要。另外,不希望孩子受委屈,也是父母普遍的心态。“但是,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让孩子学会节制和克制,这样的品质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益。”
    调查显示,对于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公众的担忧还包括: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人格和道德教育(62.3%),家长对子女的主动性教育、创造性教育缺乏(51.8%),家长的教育方法比较盲目(47.3%),有些家长工作忙,没时间教育孩子(45.3%),有些家长不懂得因材施教(38.1%)。
 
  “现在有些孩子的缺点是大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
    河北省晋州市张女士的儿子现在在一所寄宿制学校读初中,两周回来一次。“我天天都在担心他,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在一个人在外头怎么办?”为此,张女士几乎每天给儿子打一个电话。
    “现在有些孩子的缺点是大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孙云晓表示,对孩子人格的培养要从小开始,10岁左右是品德、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要让孩子学会关心和照顾别人。比方说妈妈有的时候生病了,她还照样接孩子,买菜做饭,孩子发现就会过来问她‘妈妈你怎么了?’这是同情心,爱的萌芽。这个时候有的妈妈就缺乏教育意识,她说:‘我没事,你玩你的。’那么孩子觉得妈妈是铁打的,什么都不用管。这样久了之后,孩子就会变得冷漠。明智的父母会安然接受孩子的关心,让孩子照顾自己,然后鼓励一下孩子说:‘你长大了,有你在身边就好多了。’孩子就会有一种成功的体验。人格就是这么培养起来的。”
    齐大辉认为,现在的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商情商,缺乏的是逆境教育,导致很多孩子承受不了挫折。“爬山、竞技体育、武术等都是挺好的挫折教育方式。还要让孩子学会做家务,让孩子劳动。”
    从事英语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工作的王斌哲,儿子现在上高二,他最近发现儿子坐不住,一个小时学习,效率只有十几分钟。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编写了一个剧本,描述的是一位父亲记录了自己的孩子学习一小时的行为:十分钟出来喝了一次水,二十分钟过来看了一眼电视,三十分钟拿了一跟香蕉,四十分钟上了一次厕所。
    “我给儿子看了这个剧本,让他提点建议怎么让这个孩子更好地坚持学习。儿子想了想说,他希望有安静的环境,家长最好不要看电视。”王斌哲认为,编剧本实际上是让孩子通过参与去体验。家长要注重跟孩子沟通的方式,也要以身作则,比如看电视,要求孩子不看就应该自己先不看。
你觉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怎样才算是“富教育”?调查中,82.6%的人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负责的性格,其次是重视孩子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72.9%),再次是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意识(72.7%)。此外还包括:注重孩子的人格教育(71.6%),发掘孩子的个性和特长(66.8%),以身作则(53.8%),让孩子多读书(47.1%),孩子的教育开支绝对不能省(32.3%),带孩子出去旅游(26.9%),仅有3.2%的人选择“给孩子富足的生活、学习条件”。
                                     《中国青年报》2009.5.20
 

  工作孩子两头忙?独生子女不好管?现代社会节奏快?父母是最直接影响下一代的重要推手。《父母的品格》([日]坂东真理子著宋佳静译中信出版社出版)是畅销书《女性的品格》的续篇。该书提出了现代父母面对教育孩子问题时的66个解决提案,严谨、细致、宽容、理性,结合东西方教育理念和文化精髓,教你当称职的现代父母。
    
一起唱歌,一起读书
    
拥有孩子的喜悦之一,就是能够追忆和重新体会自己已经渐渐淡忘的幼年时光。
    
看到孩子的一举一动,便会不自觉地回想起自己在儿童时代……小时候,自己也把这样无聊的东西当成过宝贝呢!我也喜欢过这本书!……哦,我也喜欢在积水塘里啪嗒啪嗒地走!
    
把自己童年喜欢的歌唱给孩子听,会想起自己曾经年轻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唱喜欢的歌吧。唱给婴儿的摇篮曲,不仅能带给孩子安全感,而且能让父母的心情变得非常温柔平静。与CD或者录音机相比,父母自己的歌声更能传递温暖的感情。
    
现在,对孩子的乐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如果听着五音不全的歌声长大,将来也会变得五音不全”。其实,就算稍微有点跑调,爸爸妈妈的歌,对孩子来说还是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高兴的时候,喜悦的时候,一起和孩子唱歌吧。现在唱给孩子的歌,将来也许会由孩子再唱给孙子,代代相传下去。
    
读书也一样。
    
孩子一开始读书,就会要求一本书反复读好几遍。父母有时候会觉得很疲惫,有时候会没时间,没空陪孩子读书,但只要能挤出一点时间来请一定满足孩子的小愿望吧。家务就先往后拖拖,自己想读的报纸和书包先放一放,因为和孩子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多说也就寥寥十几年,逝去便不会再来。这段时光的宝贵,在自己全身心投入养育孩子的时候一般察觉不到,往往过后才能深有体会。
    
我自己也是,养育大女儿的时候,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完全没有余力好好享受和孩子一起相处的时光(这点也是我人生中的痛心事之一)。但是,我的母亲非常关爱我的孩子。虽然她年纪大了,常常会觉得体力不支,但还是极有耐心地一遍一遍给孩子们读书。我觉得应该是托母亲的福,才有女儿们的今天。CD和录音机完全无法代替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育儿时的朗读。
    
更别提电视、录像机和游戏机了。别让这些机器来替你照顾孩子。电视节目非常有趣和刺激,但如果孩子习惯那种过度的感官刺激后,会形成“大脑污染”的中毒状态,有可能变得不会独立思考、没有忍耐力、容易发怒。
    
我们需要设立一些家庭内部的规矩,比如规定孩子必须和家长一起看电视,或者规定节目结束之后马上关掉电视等。最重要的是尽力划出一块时间,使父母和孩子每天一起唱歌一起读书。
    
一天只有24个小时。孩子乐意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也不过10年左右。尽量缩短自己泡在那些无聊声音和信息里的时间吧。
    
不依赖孩子
    
孩子对父母的绝对依赖到几岁为止呢?
    
抱在怀里喂奶的婴儿、一看不到妈妈就哭闹不停的幼儿、拉着妈妈衣角在外面散步的儿童,关于孩子成长的每个时期的记忆都会深深印在父母脑海里。对父母来说,无论孩子长多大,20岁也好,30岁也罢,孩子终究是孩子。
    
只不过,现实是完全不同的。孩子真的会长大。
    
正因如此,在和孩子相处的日子里,父母要尽量不留遗憾地关爱孩子。但无论爱有多深,都不应该把孩子永远庇护于自己的翅膀之下。父母要随时观察孩子的成长趋势,为孩子独立、自立做好准备。
    
在父母的潜意识里,被孩子依赖是十分开心的事。特别是没有自己的生活目标,除照顾孩子之外无事可做的父母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而且,父母潜意识里会害怕孩子自立,不再需要自己。
    
嘴上说“我不在的话,他们什么都做不了”的父母,其实在精神上特别依赖孩子。如果父母抱有这样的态度,孩子到多大都无法自立。父母首先需要离开孩子。
    
为了能离开孩子,父母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和兴趣范围。要使孩子自立,父母首先得自立。

                            《文汇读书周报》2009.6.19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